紫金山,这个地方不用多讲,就是讲的南京钟山,也就是明孝陵所在之处。紫金,即朱金,又谐音紫禁城之“紫禁”,明确地寓意了南京明皇城。
紫金山是明孝陵所在之地,因而,接下来是二龙山。二龙山是个什么所在,等杨志与鲁智深“双夺宝珠寺”时再来揭秘,这里先略点一点:二龙山宝珠寺,暗写的就是明孝陵,这其中,有一段宋江“睡死人床”的历史。
桃花山,前面讲“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时已经做过解读,当时是李忠、周通占据的三山之一。桃花,暗喻的是大明凤阳。明朝建立于戊申猴年,猴喜欢吃桃,桃花开后,必定是熟桃满村或者满山,猴子能吃个饱。花,指的就是凤阳,这个隐喻寓意,为后来的《西游记》、《红楼梦》所用,都是凤阳的隐喻符码。
伞盖山,伞盖,其中就隐含了晁盖。“傘”中有十五人,十五就是“月明”。《水浒传》中的节日大多写的是农历十五,也就是中秋、元宵、中元、盂兰盆等节,即便是武松血溅鸳鸯楼不是中秋节,也是写的“十月十五”。伞盖,有皇帝的寓意。“北斗七星,斗为帝车”,晁盖七星之梦出自《史记·天官书》,晁盖的一层隐喻,就是大明皇帝——这个寓意,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经做过解读了。
过来伞盖山,就是黄泥冈,既然前面的四座山写的都是大明南京紫禁之地,那么,黄泥冈在哪里,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过了黄泥冈,就是白沙坞。《朱氏世德碑》中说:“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元初籍淘金户”。朱家本是“淘金户”,当然离不开“沙”了。因而,梁山就有金沙滩、金沙渡。白沙坞,其中的“白”,与白胜的“白”、白额锦毛虎、白衣秀士王伦的“白”是一个寓意,暗藏的是“以白帽加王”、“遇林而起”的历史。
白帽加王,就是“皇”,白衣秀士王伦这个人物与绰号中,就有一个“皇”字。坞,谐音“吴”,朱元璋先祖是吴回祝融,大明因祝融而得国号,朱元璋又做过吴国公、吴王。后文书中,“武松夜走蜈蚣岭”,蜈蚣岭、飞天蜈蚣王道人,就是吴公、吴王。
野云渡、赤松林,其实说的是一个地方,野,古字作“埜”,赤松林就是洪松林,大明尚赤,松为“木公”,寓意木字辈的朱棣。因此,安乐村的白日鼠白胜,就是被道衍和尚“以白帽加王”的燕王朱棣。道衍献白帽,就是书中所写的“遇林而起”。
安乐村,除了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的安乐州之外,也有永乐的寓意。“安”,是家中之女,女,与书中所写的柳、张、星、翼、井、鬼、轸朱雀七宿一样,指的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当然暗喻的是以玄武大帝转世自居的燕王朱棣,也就是大明永乐皇帝。
杨志这一连串地名,揭秘了“生辰纲”玄机,智取生辰纲,就是靖难之役,燕王起兵,争夺大明皇位。
靖难之役,是朱元璋早就埋下的隐患,梁中书与蔡夫人端午节商议生辰纲事,时间设定在朱元璋驾崩之时,这件事大明举国皆知。晁盖、刘唐、吴用、公孙胜等人既是大明太祖,又暗喻燕王,梁中书即“梁中鼠”、“梁中叔”,是镇守在梁山的大明皇叔,所以,这些好汉同时知道了“生辰纲”,而且,公孙胜确定生辰纲要从黄泥冈过。
写到这里,黄泥冈在哪里,已经不是什么悬疑了。
赤日炎炎似火烧,祝融南来鞭火龙话说吴用东溪村定计,安排三阮回石碣村,约期到黄泥冈智取生辰纲。杨志这边,把生辰纲装成十一副担子,选拔十一名厢禁军,加上杨志、老都管和两个虞候,总共是十五人从大名府出发,直奔黄泥冈。
书中交代,杨志他们出发时,“正是五月半天气”。也就是说,公孙胜得知生辰纲必定从黄泥冈大路上来,吴用等人约定在黄泥冈起事,是在杨志决定以这样的方式押运生辰纲之前。因而,文本背后的潜台词是:杨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走那条路,以及什么时候到达黄泥冈,都是东溪村“御前”会议决定的。这其中的寓意是,朱元璋“封建诸子”,必定会引发藩镇之乱,大明第一场藩镇之乱,主动权就在燕王手中。
五月半,就是五月十五,杨志十五人押送生辰纲,都是以“十五”喻大明。十一个厢禁军、十一副担子,就是“圭”,朱元璋的“璋”,就是一种“圭”。
杨志一路前行,书中并没有细细描述所经之地,略去紫金山等地名不写,而是以几首诗词,以及一首民谣,暗写了这场大明藩镇之乱。
书中说:杨志一行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 取大路投东京进发。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
这八句诗,其实是施耐庵托名吴七郡王的原创。吴七郡王,指的是南宋吴琚,吴琚,字居父,被施耐庵借喻为燕王之父。“吴七郡王”,其中就有“吴王”。这首七律,全部讲的是朱元璋“封建诸子”,以及建文削藩所引发的靖难之役。
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这一联暗写了朱元璋与朱棣父子二人。玉即璋,朱元璋、朱棣都是他们这一辈人中的老四,鱼,这个字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解读过多次,既暗喻了燕王,又谐音象征大明的“禺”。
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簟铺,是芦苇编成的席子。《水浒传》中只字不提女娲,通篇却贯穿着女娲补天神话。这段神话,是《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的总纲,写的就是大明。女娲补天,补的是颛顼帝之天,朱元璋就自称是颛顼帝后裔。以女娲补天暗喻大明,我已经讲过无数次了,此处不再重复。
《淮南子·览冥训》中的女娲补天神话,有“积芦灰以止淫水”,《水浒传》中那么多芦苇,就是出自这句话。淫水,即洪水,寓意洪武,“水浒”的真正寓意,也出自女娲补天。故此,这一联中的“八尺白虾须”,就是后来《红楼梦》中的“赤瑕”。八尺,暗喻重八,白虾,加上“头枕一枚红玛瑙”,就是白璧上一点朱红,即“赤瑕”,虾谐音“瑕”。
后面四句,讲的就是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在削掉五大藩王之后,第六条便化龙了。热,指的就是南方朱雀火正之地,白虾遇火,当然就是“赤瑕(虾)”了。《红楼梦》写得再好,也是效仿的《水浒传》,而《水浒传》中的“诗禅”手段,却是曹雪芹无法比拟的。
最后联中讲到的“公子犹嫌扇力微”,又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相照应,讲的就是大明南都发生的故事,以及永乐迁都的历史,而不是反映当时百姓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