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生活之根本。不过还有一种东西,也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那就是——器物。
拙朴敦实的石器、奇巧雅致的玉器、肃穆厚重的青铜器、风格万千的陶器与瓷器……当孩子们对这些象征着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物品产生好奇时,我们该怎样为他们讲述各种器物的故事,以及这背后的文化呢?
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极为重要。这一点,从“器”字本身就可以看出。
“器”是会意字,“器”字的中间是一条犬,周围是四个“口”。四个“口”表示多个盛放盐、粮食等物质的器皿,因为重要所以要用“犬”来守卫。
按照材质划分,“器”可以分为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仔细想想,好像很多材料的器物制作都跟石头有渊源。
我们把以石头为原料制作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
石器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这种石器是利用石块打击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稍作加工而成,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人们会用刮削器来给猎物剥皮、用砍砸器来切割猎物等。我国古代先民们还利用石头和火发明了一种烹饪方法——石烹法。
“石烹法”可以分为外加热、内加热、烧石煮法三种。
外加热:
将石头堆起来烧至炽热后扒开,将食物埋入其中;
内加热:
将石头烧红后,填入食物(如牛羊内脏)中,使之受热成熟;
烧石煮水:
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装水并放食物,然后投入烧红的石块,使水沸腾煮熟食物。
这种古老的“石烹法”至今仍在一些地区流行,形成了独特的石烹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