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为什么收人头税,江西丰城1999年农业税事件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0 05:57:57

导读:“人头税”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西周末年,人头税开始萌芽,到了东周战国时期,秦、魏、齐几个强大的诸侯国都全面开始征收人头税。秦始皇统一六国,苛税猛于虎,人头税更是重中之重。这种以人口为基数来征税的方式,一直持续到清朝康熙年间。雍正登基后,一举废除这一制度,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施行“摊丁入亩”。至此,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人头税,彻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90年代为什么收人头税,江西丰城1999年农业税事件(1)

1.农耕社会的财政收入:赋、税、役

在古代,一个朝代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在农耕社会,商业并不发达,税收的基础主要靠人口和土地。在古代,赋税的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即:赋、税、役。这三种形式的意义各不相同。,通常指以人口或土地为基础来征收的赋银,如丁赋,田赋等,指收的是钱。,通常指以朝廷向百姓征收的粮食,和今天意义不同。但赋和有时候是通用的,俗称赋税。而,是在赋、税之外另外征收的,通常有兵役、丁役、劳役等。因此,人头税虽然被称为“税”,实际上最早是“赋”的一种。例如,秦朝时期,人头税被称为“口赋”,清朝时人头税被称为“丁赋”。

每个朝代,朝廷所收赋税的比例也不同,其中,秦朝的赋税比例最重。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

“秦收泰半之赋。三分取其二。”

也就是说,秦朝时期,农民要把每年收获的三分之二都交给朝廷。如此繁重赋税,百姓不堪重负,这也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90年代为什么收人头税,江西丰城1999年农业税事件(2)

到了汉朝,刘邦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开始减轻农民赋税,施行“十五税一”,也就是说,朝廷收税的比例是农民全年所得的十五分之一。到了汉文帝时期,以“轻徭薄赋”为理政纲领,施行“三十税一”,正是因为这个政策,汉朝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才有了“文景之治”。隋唐时期,国家赋税有了较大的发展,成年男子每年都要向官府上缴定量的布匹或粮食,还必须无偿服徭役。但如果家庭条件殷实,可以用粮食或布匹来代替徭役,这就产生了“”,唐朝的“租庸调制”制度,就是从此而来。

宋朝沿袭唐朝的税赋制度,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实行方田均税,重新清丈土地,公平赋税,但却损害了部分士大夫的利益,最后被废除。元朝初期,蒙古人对汉人征收的赋税比例并不高,约占7%左右,到了元朝末年,人头税猛增,再加上天灾不断,才有了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立明朝,重视农桑,开始施行“四十税一”,再加上其他杂税,赋税比例大约不到4%,赋税比例低于历史任何时期。因此,朱元璋才能迅速恢复生产,造就了“洪武之治”。

90年代为什么收人头税,江西丰城1999年农业税事件(3)

清朝继承明朝的税制,康熙五十年开始承诺“永不加赋”。但因为土地和人口并不均衡,官绅和士大夫拥有大量土地而纳税少,百姓没有土地而纳税多,导致百姓不能承受赋税之重,雍正实施“摊丁入亩”,缓解了社会的矛盾。

2.细说人头税

人头税,顾名思义,是古代以“人”为定额征收的一种税。人头税历史悠久,不仅中国古代有,外国也有。例如,战国时期,秦国、齐国、魏国、赵国等大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人头税税种。只不过当时不叫人头税,而是叫户税口赋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为了战争军需支出,路易十四要求法国国民,上至贵族,下至贫民,不分老幼,都需要交纳人头税。这和中国战国时期的人头税制度非常相似。但不得不说,人头税固然是朝廷增加收入的一种办法,但他忽略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只考虑人头,并不考虑个人的承担能力。例如老人和孩子没有生产能力,再例如没有土地的农民也无法正常纳税。《淮南子》记载:

“头会箕敛,输于少府。”高诱注:“头会,随民口书,人责其税。箕敛,似箕然,敛财多取意也。”

​《淮南子》认为,秦朝时期按照人口来征税,朝廷就像拿着簸箕到民间去敛财一样,是一种讽刺。

90年代为什么收人头税,江西丰城1999年农业税事件(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