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坛混得最好的,不是诗仙李白,也不是诗圣杜甫,而是因诗入魔的白居易。这一点,从唐宣宗李忱专门为白居易写的诗中可见一斑,李枕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能让皇帝写诗吊念,说明官不在高,有才则行!
如果说李白的一生不得志,主要是因为其过于孤傲;杜甫一生落寞,主要是因为其不懂变通,那白居易在大唐的风靡则是因为他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不似李白那样高高在上,也不似杜甫那样都是家国大道。他可以为《琵琶行》中的歌女落泪;可以酿好一壶好酒,问朋友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能为卖炭老人伤怀,因为懂得“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民间疾苦。这样的白居易,如何能不火?
对于自己的风靡,白居易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为此他也没少得意,甚至在诗中他也毫不掩饰,比如本期的这首《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这大概是白居易最卖弄的一首诗,通篇得意洋洋却让人无话可说,顺便还调侃了一位顶级诗人和一位宰相,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写这首诗时,白居易43岁,此时他被贬江州司马。在此期间他不但不消沉,反而忙里偷闲将自己当时已写成的800首诗好好地整理了一番,编成了15卷诗集。这项工程完成后,他不忘写诗向好友炫耀,诗中的元九指的是大诗人元稹,李二十指的是写了“锄河日当午”的宰相李绅。
诗的第一句开篇就令人无法反驳,果然《长恨歌》也是白居易自己觉得最得意的诗篇。他用“有风情”来评论自己这首长篇叙事事,写出这篇经典时,白居易34岁,已过去了6年,这首诗仍是他心中的最爱。第二句“十首秦吟近正声”指的是自己的《秦中吟十首》,这是一组讽喻诗,后世名家对其评价是:言浅意深。在这两句中,白居易一开篇就拿出了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作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三、四两句在得意之余开始调侃起老友来了。先说“每被老元偷格律”,指的是你元稹写诗格律也是受到了我的启发;再说“苦教短李伏歌行”指的是自己的新乐府诗,让你李绅也不得不服。这两句可谓既诙谐又霸气,若不是真的知已好友,估计是不敢这样气人的。
五、六两句诗人道出了平生之志。“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富贵人人想要,却不一定有自己的份,只有这800首诗能为自己留下身后名,也算得上是种安慰。事实上白居易此话说得是颇有预见性的,凭着平生3000多首诗作,他确实青史留名。
最后两句是对二位老友说的话。“莫怪气粗言语大”看起来诗魔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叫他们不要嫌自己说话粗俗,满口自夸;但最后一句又开始调皮了,“新排十五卷诗成”意思不过是:你们看不惯我这么得意也没办法呀,毕竟我的15卷诗已经编完了!这语气,两位老友除了会心一笑,还能说什么呢?
全诗紧抓诗题中的“戏赠”二字,通篇都洋溢着轻松调侃诙谐,却又不失“身后文章合有名”的文人之志。每每读到此诗,都让人忍不住想回到千年前,看看那一天最得意的江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