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学习态度好的成语,形容自己学习方面的成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3 03:37:54

“三省吾身”的汉语成语,本自于孔子弟子曾参之语。它既是曾参自身的修为工夫,又是后人学习的自省楷模。

这一成语,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的一生,能日常检查、反省自身,既是反求诸己的主体担当,又是责诸己的严以律己。

求诸己,是尽心尽力地修身,身诚而笃行不怠。

责诸己,是惟恐吾身修上的心不诚,而行不笃。

成语“三省吾身”的价值精髓,实是人生自省的修为,也即是藉由叩问心灵的真诚实意,来校正和调适人生的作为,以期如愿地尽己之性而尽我之心。

人生修为上的“三省吾身”,昭示了修身实为人生的必修功课,为人做事当全心全意而不自欺欺人,尽心尽力而不留有遗憾。

形容自己学习态度好的成语,形容自己学习方面的成语(1)

为人谋事,当忠心尽力。

反省自身的“为人谋而不忠”的问题,是从尽忠上自查而责己从严,看看自己是否尽心无愧,尽力无憾。

忠者,是尽己之心,穷己之能为,诚心实意,毫无保留,无有一丝苟且、懈怠。

从心上言,是自查内心是否全心全意,尽到自己心意。

从行上言,是反省自身是否尽责尽力,尽了最大努力。

知心有所不尽,则反求于己,认真充实而诚,全神贯注;知行有所不足,则反求诸身,诚实加以改正,全身投入。

对自己心灵的校正,对自身言行的调适,实是在唤醒自己内心一定要确立主体的意识,发挥思察的功能,履行尽职的责任。

在明代儒家学者刘宗周看来:

“忠不但为人谋,为己谋而无实为圣贤之志,于己字有一毫未尽处,便是不忠。”(《刘宗周全集·问答上·与门人祝开美问答》)

忠心为人谋,既是为人做事的真心,又是尽己性命的诚心。

为人做事,体现自身做人的价值操守和心性。立人、达人,实是在立己、达己。做事的水平和能为,彰显了自己的素养和品质。

心中有了实为圣贤之志,于己身上无有一毫未尽之处,便是尽忠。

为人谋之忠,本于为己谋之诚。谋自身的诚实,方能有为人谋的尽心尽力。

做人上诚心实意,方能为人上全心全意。

心中诚信而无自欺,自能为人谋上不欺人。

形容自己学习态度好的成语,形容自己学习方面的成语(2)

与朋友交,当诚信无间。

反省自身“与朋友交而不信”的问题,是在诚信上自查而责己从严,严于律己,保持诚信。

对于人生品德来说,有诸己之谓信。诚信者,旨在尽己之信。诚信于心,自然信用于外,为人信任。

从交友之心的反省上言,是自查是否真心实意地交心,能否出于诚信。

从交友之行的反省上言,是省察是否言信行果地诚交,能否令人信任。

交朋友的诚信无间,实是体现了心性自省的修为,反映着自己心灵精诚的境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是人伦交际上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在交朋友上,反省以求,诚信以待,便是在付诸真心,真诚看待友谊。

交朋友用心,以心换心,相互信任,肝胆相照,便会有患难之交,知心之交。

形容自己学习态度好的成语,形容自己学习方面的成语(3)

传授知识,先躬身实践。

反省自身“传不习乎”的问题,是在身教上自查而责己从严,在言传身教上表里如一,以身作则。

这里,“传”是传授之知识,“习”是躬身之实践。

从修身的反省上言,是自查是否做到了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内外如一。

从行为的自省上言,是省察是否达致了躬身实践,笃行乐行,知行合一。

反省自身的传习之修为,既在慎重对待所受之传授,予以人性的尊重;又在于把所学落在行动上,做到真学、真信、真行。

身体的行动之“习”,是对待“传”最认真的态度,最庄重的认可,最实在的证明。

我们藉由“习”之实践,就把“传”落在了实处,也就把人生学问做到了实诚,实实在在,踏踏实实。

在人生的学问之道上,既要善于学习,又要笃实践行。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以实践检验、发展所学的知识。传而必习,习而升华所学,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得进步、建树。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成语文化沙龙,就旨在透过其表面涵义,而挖掘其内在精髓,以回归其本来精神和灵魂。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