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史全过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13:53:55

《走向共和》中的康有为

发展康有为学说的是杨度,他认为“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在杨度的认识当中,“中华”这一名词,不仅指代地域和国名,而且指代一个血缘共同体,一个文化共同体。此外章太炎等人认为,国族除了生物种族特征,还需有语言、风俗、历史等相同因素。我们可以说,“国族”的文化认同,实际是综合了传统的夷夏文化观和新的民族观而成的。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史全过程(9)

影视剧中的杨度

从政治角度来说,针对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派所追求的汉族共和国,梁启超、杨度等立宪派所提倡的是“五族君宪”的大中华主义。他们的大民族主义,与革命党源于传统观念的华夷观念不同,是西方提倡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史全过程(10)

五族共和 漫画

20世纪初,立宪派主办的《新民丛报》和革命派主办的《民报》,曾就怎样建国和塑造中国的民族形象,展开了一场世纪性的论战。虽然双方在理论上针锋相对,但在历史实践中,双方却有了折中的选择。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立宪派和革命派都坐在了谈判桌前面,双方最终达成妥协,以立宪派的立族方案结合革命派的建国方案。立宪派在皇帝存留问题上退让,革命后在中国建立了共和政体;革命派则接受了立宪派“五族共和”的想法。毕竟对于孙中山来说,如果坚持建立汉族民族国家,就意味着主动放弃满蒙、青藏、新疆等地的大片领土,那正合西方国家之意。

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发展史全过程(11)

孙中山

文史君说

在20世纪前后,“华夷之辨”为主的民族观渐渐被从西方引入的种族论和民族主义代替,通过“保种”来警醒中国人民,激发其民族情感,救亡图存。于是,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近代“国族”概念诞生,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炎黄子孙”和“中华民族”,便是“国族”概念的产物。

参考文献

许纪霖:《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何时形成》,《文史哲》2013年第3期。

郑信哲、周竞红主编:《民族主义思潮与国族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