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文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报告,关于金文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报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4 14:37:14

  甲骨文、金文等一些事关文化传承问题的学科,属于具有文化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近年来,由于国家层面的提倡与支持,古文字学的发展迎来了灿烂的前景。

关于金文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报告,关于金文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报告(1)

  金文是铜器上铸刻或书写的文字,金文学是研究金文的学问。近来刘源先生著文《推动金文学成为国际显学》,对金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多有讨论。甲骨学、简帛学(或称简牍学)都是以材质命名,与之相应的是青铜器学。青铜器学可主要分为金文学(青铜器铭文学)与青铜器器形学(或青铜器形态学)两个分支,前者以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后者以文字所依附的材料即青铜器的形制、纹饰、工艺等为主要对象。金文学与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本质上是青铜器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金文本身的特殊性,金文学完全可以从青铜器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金文研究的第一个层面是释读文字等文本本身,第二个层面则是探讨金文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等。

  释文解字,探赜索隐

  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甲骨文的字体分类及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之相比,商周金文的字体分类及相关研究要薄弱得多。随着公布的金文资料越来越丰富,学界应加强金文字形的字体分类研究,力求将它作为判断青铜器相对时代的一个重要辅助标准。此外,商周金文考释、字形分析越来越精密化,研究者要树立“同一字形未必是同一个字,不同字形可能是同一个字”的基本认识,加强形体演变规律的研究,建立偏旁变化的谱系表,考释出更多的未识金文。

  郭沫若先生《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按年代与国别整理周代金文,实际上就是按分期、分域的理论整理金文。现在考古发掘的青铜器越来越多,它们的相对时代往往比较清楚,这给许多传世青铜器及其铭文的断代分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这同时也要求研究者在青铜器及金文的分期方面更加精细。近年来,周波先生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战国金文的分域作了很好的研究。现在的区域考古成绩斐然,在不同的地区发掘出不同国别的大量青铜器,如近年来山西绛县横水墓地出土了大量的朋国青铜器,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霸国青铜器,湖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曾国青铜器,这些皆为青铜器及金文的分域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东周金文、铭文书写风格往往区域化,同一区域的不同诸侯小国的金文在字形、用字习惯、书写风格等方面往往相似。现在公布的金文资料日益丰富,学界应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东周金文的区系划分作进一步精细研究。

  在商周金文中,异文资料非常丰富,值得深入探讨。其异文关系大体可分为讹字关系、音近关系、义近关系等,如果从词的角度讲,属于讹字关系、音近关系的异文表示的仍是同一个词,而属于义近关系的异文则表示不同的词。从句子的角度而言,上述诸类异文关系皆保持了原来的句式,并未改变句子的内部结构。但金文中另有少数的异文,彼此句式不同,有的反映了当时的句法结构或特殊的语义表达。金文中的异文,内涵非常丰富,有的异文还能折射当时的社会观念。如璋钟“用乐父兄”之“父”,异文作“天”(此器下落不明,真伪待进一步研究)。《诗经·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仪礼·丧服礼》:“故父者,子之天也。”璋钟“父”“天”异文显然是义近关系,这也反映了周代社会中父亲对于子女的重要性。

  寻觅历史长河中消失的商周古国古族

  商周金文出现了许多传世文献中已消失的古国族名,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族名金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20世纪30年代初,郭沫若在《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一文中提出,此类铭文“乃古代国族之名号,盖所谓‘图腾’之孑遗或转变也”。族名金文的研究由此取得了重大进展。

  族名金文的研究包括多方面,其中“复合族名构成理论”是热点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族名金文研究有两个问题亟需取得学界共识,只有如此才能更进一步推动族名研究。一是当时女子出嫁前是否有资格与能力铸造青铜器,二是当时女子出嫁后在所作铜器上能否标示父家族氏(比这个问题更深层次的终极问题则是一般商人能否祭祀非同族的人)。(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