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令蜡烛》,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译者: 王春姜惠玲,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清晨,一处旅游胜地的海滩上,横陈着一具女尸。当地警察查明死者身份为英国当红明星克雷小姐。是晨泳时不慎溺毙,还是遭遇谋*?探长格兰特前往探案,凭借其特有的智慧和耐心,从死者身前庞杂的社会关系中寻找线索,展开推理,逐渐拨开迷雾,使案情水落石出。
在这部作品中,铁伊进一步展现了女性推理作家的特质,被害人的衣着、发型成为推理的重点。当然,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剧情相对热闹,可算是“闹剧推理”,并且戳中了当时受众偏爱奇情色彩的特点,次年,它就被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年轻姑娘》。
电影《年轻姑娘》海报。
在这部作品中,铁伊也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特点,就是角色的群像和直线剧情的完整。事实上,希区柯克改编电影的主线只是原作中的一条支线。这在推理小说中相当罕见,因为推理小说带有非常强的主悬念,所有的剧情都会围绕案件展开。而当主人公侦探出场后,所有角色也会任其调度,沦为工具人。而铁伊的写法是丰富的,即便抛开主悬念和侦探角色,它依然是一本优秀的通俗小说。支线的精彩、配角的丰满,铁伊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反推理”的概念,而与此同时,奎因兄弟正在苦苦钻研如何获得好莱坞的青睐,却不知在铁伊笔下,已灵光一闪地实现了。
用处女作打开局面,用第二本书确定风格,按理来说铁伊已经用最小的成本成为了一名真正职业的推理小说作家,但直到十一年后的1947年,铁伊才终于带来了新书《萍小姐的主意》,属于她的黄金时代也终于来临。在之后的五年时间内,她出版了六本书。
《萍小姐的主意》讲述了一个年轻心理学家露西·萍,她拜访了友人开办的女校,事件或者说冲突,就全部发生在女校当中。
在这本书中,铁伊进一步加深她擅长描写女性的特点,当时的推理作家多为男性,描写女性心理终究有点假,而这部作品几乎都是对话和视角人物萍小姐的心理描写,故事节奏轻盈,但内心想法复杂。借由这一创作特点,铁伊展开了对人性的讨论。
至此,铁伊的三本书完成了三级跳,在第三本书中,她就已经把形式和主题拿到了台面上。
而且,本作的推理梗设置也十分大胆,甚至颇有预见性地像新本格时代的作品一样,是那种“最后一段话颠覆剧情”的设置。铁伊一直在挑战传统的推理作品,但因为其优秀的天赋,一次又一次踩中了推理小说的发展脉搏。
《法兰柴思事件》,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译者: 吕文君,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1948年,铁伊交出了一本更加“反推理”的作品——《法兰柴思事件》。本作品讲述一位失踪的16岁女生,指控法兰柴思家的主人将其诱拐,并被软禁家中成为女佣。但是当警察带这个女孩来法兰柴思家指认时,屋子的主人声称从未见过这女孩,但女孩能准确地说出房间的格局、摆设,甚至很多细节。
什么是谎言?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当很多人的相信加在一起变成“舆论声浪”时,又会发生什么?
人性的问题,铁伊在上一本作品中用“女校”作为“实验室”,已经讨论彻底。这一次,她又进化了,探讨的是人和社会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出版于铁伊出生的前一年,也就是1895年。许多年来,人们用一次又一次的真实案例和虚构作品在讨论这一主题,但在推理小说中,要说有能力且完成度高的这一主题的作品,铁伊的《法兰柴思事件》应该首先被人提到。
《博来特·法拉先生》,作者: [英] 约瑟芬·铁伊,译者: 王春 姚颖,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又过了一年,1949年,铁伊带来了《博来特·法拉先生》。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流浪汉,意外地以一个失踪八年的继承人身份,介入一个富有家庭的财产纠纷中。从不情愿到好奇再到迷恋这个家庭的温暖,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原有身份,更在融入温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了神秘的调查……
这算是一本倒叙推理,所有的答案在一开始就交代给读者,就像《天才雷普利》一样,读者期待的是主角的命运。本作品有一个非常通俗小说的包装——陌生身份带来的神秘与危险,但铁伊显然不会停留于故事表面的曲折,而是通过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的转变,又一次讨论人与人、与家庭、与社会的链接。这样的主题在如今以东野圭吾、宫部美雪为代表的日本新本格作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在黄金时代的尾声,我们可以看到铁伊并没有随着推理小说的发展而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地在表达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