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悟:
每次我们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比如说要减肥或者健身,刚开始那几天都会坚持地很好,控制饮食,按计划增加运动量,效果也很明显,可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人坚持不住了,慢慢的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节奏,到最后能真正做到的寥寥无几。
就像网上一句戏言: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拖延懒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想要做出改变这么艰难,难道真的只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强么?
《习惯心理学》的作者温迪·伍德给出了答案:都是习惯惹的祸。
人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日常行为的43%都是自己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就是自己根本不用思考就会发生的一种行为模式。
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行为只是在无意识的重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重还会更大。
一切都是一种习惯。
勤劳是习惯,懒惰是习惯,快乐是习惯,抑郁也是习惯,甚至连爱一个人都是一种习惯。
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生活,其实只是自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只有呆在习惯里,才会感到安全和舒适,这也是为什么打破舒适圈是如此的艰难,因为对抗的是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难道就没有改变的可能么?
当然可以。
要想改变,实际上是从一种习惯过渡到另一种习惯,等到新的习惯被我们自己接受,成为了习惯,那就是改变成功了。
所以说,打破习惯的过程也是形成新习惯的过程,还是和习惯的本质息息相关。
习惯的形成有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控制好这三个因素,也就是控制好了习惯的形成。
01 环境
环境对于习惯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是一种具有强大适应能力的生物,会自觉地根据环境做出改变。有时候这些改变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比如说心理学著名的“破窗效应”,一个街区的房屋的窗户破损了,长时间无人修理,过一段时间还会有新的破洞出现,在破碎的窗子上搞破坏就变得习惯而又自然。
一个邋遢的流浪汉,走进高档小区,也会自然而然的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会随地吐痰、也不会随手丢垃圾,连走路都会更像一个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