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米读后感15字,卖米原文完整版带批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09:33:49

近来,北大已逝才女张培祥的文章《卖米》火了。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次触动心间的是贫穷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以及“琼宝”作为平民子弟的骨子里的倔强。随后,开始搜索这背后的故事,才遗憾地知道作者已于2003年命丧白血病。看着电脑屏幕上作者穿着病服露出的笑容,更加钦佩这位坚强且倔强的女子。

文章字数不多,可谓精炼;语言朴素无华,可谓朴实;文章情感真挚,可谓动容。文章的每个角色都是贫困生活中的人性的写照,生病却舍不得买药的父亲,作为全家“顶梁柱”,他有他的权威,他不忘叮嘱母亲不可贱卖了大米,他命令毅宝去“放水”,父亲的咳嗽声中又有着对自己生病而不能去镇上卖米的自责,有着对贫困生活处境的无奈,现代小说中的“咳嗽声”已经成了一种贫穷与苦难的象征。似乎不会算账的母亲,有着她的忠诚与倔强,她始终牢记出门前丈夫的叮嘱,她始终坚持要卖到“一块零八”,贫穷让她忘记了如何“算计”,她只记得要卖钱给丈夫买药。毅宝是个调皮的孩子,贫困的生活使得他不得不去顶着日头在田地里跑一天,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别人家的孩子都还在温室里吹空调的夏日,他却不得不一边抱怨一边担起这个家庭唯一的生计。琼宝是个懂事、倔强、坚强的孩子,她主动要挑起重的担子,她抱怨母亲对于三厘一斤的坚持,她同母亲一起担负着这家庭的担子。

卖米,其实是生活中最为平凡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却充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似简单的生活,穷人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艰难。这“一粒粒”米是生活的艰辛,也是生活的希望。

读完《卖米》,感同身受也许不是太明显。但想起妈妈和婆婆那一辈,可能会有更多是同感。妈妈和婆婆都是家里的长女,在生活贫困和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她们不得不担负起生活的重担,并牺牲自己读书的机会,以自己一生来承担这贫瘠的生活。她们都渴望读书,并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却又不得不迫于现实而弃学。每每回忆,没有读书,都成了她们人生最大的遗憾。婆婆时常抱怨自己的母亲没有让自己读书,遇到顶职的机会却因为没有文化而被迫放弃,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一生。妈妈和婆婆都不断在社会这所学校里逼着自己自强,她们偶尔也会提及十几岁的时候走几十里路去挑圩埂,她们也曾忆起因为没有知识而带来的麻烦。于是,她们倾其所有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我和妹妹同时硕士毕业,是弥补母亲遗憾的最好慰藉。

幸福是相似的,苦难却各有滋味。《卖米》不仅是这一家人的苦难经营,更是一群人、一代人的苦难挣扎。因为经历苦难,才会更加珍惜拥有。如今,我们已不用计较一粒米的得失,但永远不能忘的是珍惜拥有,感恩拥有。

——咪咕阅读

咪咕阅读拥有出版图书、原创小说、杂志、漫画、听书等多种内容形态,专注于用户体验、分享互动、丰富内容、个性化设置等,近60万册正版好书,让用户享受随身阅读的乐趣。

卖米读后感15字,卖米原文完整版带批注(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