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该怎么分类来看?书中的时间跨度长达3000多年,如果笼统地来看,很难看得深入。我小时候看得就很笼统,再来看的时候便将里面的故事分为四类来看,有一定榜样作用的为一类,需要扬长避短地为一类,不够真实的为一类,让人反感的为一类。
1、榜样作用
“孝感动天”,上古时期的舜从小备受继母欺凌,他父亲又习惯性地偏听偏信,可他始终没有对父亲和继母生出恨意,一边自保,一边尽孝。
“鹿乳奉亲”,东周时期的郯子始终恪守孝道,他的父母需要鹿乳来治疗眼疾,他便亲自到山林中寻找鹿群,然后披着鹿皮混入其中取得鹿乳。
险些亡命
“百里负米”,东周时期的仲由为了让父母吃点好的,便只身前往百里之外的地方买些白米,返程时宁愿吃野菜,都要把白米都留给父母。
“芦衣顺母”,东周时期的闵损早前不受继母待见,寒冬来临,他继母给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做的是货真价实的棉衣,给他做的却是芦花衣,最后被他父亲意外发现后,他也没有对继母恶语相向,最后一家人和和睦睦。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卧病在床,他便白天忙于国事,夜晚就到母亲床前侍疾,他在给母亲喂药之前,自己都要先尝一口,没什么问题再喂。
文帝前面得加个孝,孝文帝
“拾葚异器”,两汉交替之际的蔡顺为了填饱他和他母亲的肚子,便亲自采集桑葚,将熟透的和半生不熟的分开来装,好的给母亲吃,不好的就自己吃。
“扇枕温衾”,东汉的黄香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天热时,他别出心裁地用扇子给枕头扇风,就想着让枕头的温度变得低一点,进而让他父亲枕得更舒服点,天冷时,他又坚持帮父亲把被窝暖热。
“行佣供母”,东汉的江革带着母亲躲避战乱,身无分文之时,通过到别人家做雇工来赚钱养母,自己连鞋子都不舍得买,把母亲却供养得很好。
不离不弃
“扼虎救父”,晋朝的杨香和他父亲一起在外忙碌时,突然有一头猛虎向他们发起攻击,并咬住了他的父亲,他不仅没有被吓跑,还拼命和老虎搏斗,最后成功让父亲虎口逃生。
“尝粪忧心”,南齐的庚黔娄为了侍候病重的父亲,毅然辞官回家,并且在大夫的建议下,亲尝父亲的粪便,以判断父亲的病况。
“弃官寻母”,宋朝的朱寿昌幼年时被迫和生母分开,生母此后下落不明,他始终不放弃寻找生母,50年后,他得知母亲在陕州,他便毅然辞官寻母。
“涤亲溺器”,宋朝的黄庭坚不顾工作劳累,长期坚持亲自给自己的母亲洗涤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