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送行名句,梁实秋送行里面的一段原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7:11:04

不知有多少人如我一般,时隔多年,提到梁实秋的散文《送行》,仍会背诵结尾的那段话。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初读此句,少年不识愁滋味,只觉得激情豪迈,仿佛看到友人孤单单的身影消失在火车站的人流中,随后画面一转,还是那个车站,天气变了,风大雨急,友人下了车,老友们一涌而上,将他团团围住……

送行难免惹出离愁别绪,令人不喜,接人时刚好反过来,彼此都很欢喜。所以梁实秋的这篇《送行》,末尾的金句,不知替多少畏惧送行和别离的人解了围。只消在饯行宴上握着对方的手,大声念出这句话,就等于是送过了,彼此都会感到满意。

出生于动车、高铁修到家门口的新一代,恐怕对梁实秋这篇散文中提到的送行场景没法产生共情。对于习惯网上购物和快递的新一代来说,送行时特地给远行者塞上几包礼物,也是欠缺考虑的做法。

梁实秋在文章里写的事,出生于1980年代之前的人,很多都亲身经历过,能产生共鸣。

梁实秋送行名句,梁实秋送行里面的一段原话(1)


文章里写道: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一样地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

送行之所以重要,古代是因为路途远、交通不便,一去经年,很久都见不到彼此,有可能就此别过,永无再见的机会了,所以很隆重。

到了现代,交通已远较从前便利,接送者的最大功能,似乎是帮忙递送行李,其次是在车站负责看行李。

若是出门的是单独一个人,送行者的作用更大,直到将行者送上车船,将行李、礼物、路上的吃食都安排妥当了,等到车船鸣笛发动的那一刻,送行者离开船舱或车厢,才算是功德圆满。

时过境迁,现在去火车站送行,只能送到候车大厅,进不了候车室,更不可能送到站台乃至送上车。但这样并不碍事,因为大家的行李都很简单,几身换洗衣服就算是大件行李了,其余物品随身拎包就可装下。

至于各种大件物品,即便是必须品,也不必随车走,要么在目的地购买,要么已提前快递运到了。

送行者两手空空,目送对方进了候车厅,任务就算完成了。

梁实秋送行名句,梁实秋送行里面的一段原话(2)


如今再看梁实秋在《送行》里写的那一大段,简直是翻车现场。

一大群人候在火车站台上等待远行者某太太,而她由于要赶好几场饯行宴,直到火车要开的前一分钟才气喘吁吁、拖儿带女地赶到。

众人来不及跟她道别,慌乱间委托离车门最近的“我”将种种送别礼物送到某太太身边。毫无疑问,这些礼物只是给行者添了一件行李。更麻烦的是,她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分别是由谁送的。

坐火车旅行而已,何至于此?但这就是送行者的心意。那些小礼物,要么路上有可能用上,要么到了目的地后用得着,实在没法处置,还可以将这些礼物转送他人,当伴手礼也是用得上的。

过去的人对于送行这件事,心情是复杂的。

没人送行,显得有些凄凉;有人送行,来者并非关系深厚者,彼此敷衍,累得慌;若是亲近者,又难免闲话絮絮,无端惹些离愁。

送行的人总不会空手而来,多一个送行者,行者就会额外多一份行李,让人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的好人缘、好人品得到了印证,愁的是添了一堆负担——人情往来要有来有往,这些情谊若不一点点记在心里的小本本上,以后疏忽了往来,说不定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梁实秋送行名句,梁实秋送行里面的一段原话(3)


讲了这么多,再回到当下。当下交通发达,物流便捷,出门旅行轻而易举,哪怕是在交通最繁忙的春运阶段,也不必像《送行》里写的那么麻烦。

当然,送还是要送的,开车,或叫一部车,或乘坐地铁到达火车站,双方就在路边道别。没什么离愁别绪,因为很快大家就会重逢。即便隔的时间长了,大家网上联络,视频、语音通话,便可一解离愁。

至于接人,梁实秋的这句话依然适用。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接人,意味着相聚的欢乐,哪怕实际上并不需要人去接,但若有人在车站外迎接,则会锦上添花、喜上加喜。

送行时做减法,接站时做加法。有减有增,能量守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