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何益文言文节奏,多言何益乎文言文全文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7:49:03

在前文中,我们探究了“道”的两大特性。第二大特性“渊兮,似万物之宗”对应的功效是“解其纷”。

我们也分享了“无为之术”的核心在于“无私”、“无心”,《道德经》对于这些概念都是以“天地”作比,因为“天地”之德最为无私、也最为无心。它们所示范的,正是一种“不做”什么的处世哲学,让许多人觉得虚无缥缈,不知如何是好。 对此,大家可能会问:我们是否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去做”呢?否则,如何能够达到“天下归心”?

老子深谋远虑,在《道德经》紧接着用一个比“天地”更具体的象征来阐释——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多言何益文言文节奏,多言何益乎文言文全文翻译(1)

水的品德被喻为“至善”,它“善”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最贴近“天地”之德。当我们探询“如何行动”的时候,水的德性无疑是最为合适的榜样。水的至善,在于滋润万物而不争夺,它安处人们所不愿的低下之地。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多湿、多污的地方,一直被人所厌恶。水的至善就在于,不仅赋予了生命以可能,默默地站在生命循环的起点,而却乐于常驻低洼潮湿污浊的地方。

相对于世俗的帝王,他们享受荣耀与功绩,一旦取得成就便沾沾自喜。帝王之所以容易迷失,是因为他们坐拥世间资源,追求舒适奢华,尤其在巨大成就面前更是自视天命。 水却截然相反,它在功绩显著时并不喜悦,在环境恶劣时也不厌弃,顺境逆境皆不可易其心。这正是所谓“空心不动”。

此心境,需至虚至静,方可与“道”相合。 那么,水善的奥秘何在?它虽能利万物,却常居卑微,恬淡无争。有人疑惑,若论功绩,空气亦能与水匹敌,为何老子不取空气做比?因空气无所不在,不能体现出水般“无争”的特质。又有人质疑,若以水的卑下为善,岂不是意味着高高在上的“天”则非善? 二者之关系应该这样理解:“天”代表的“果德”,“水”代表的“修德”。而“无心”则是最终的状态。

如果不能直接做到“无心”,那么就应该从逆境与顺境检验自己的内心。一个圣王,治理天下,能否做到“无心”,需要从“无私”做起;要达到“无私”,须在“无争”的实践中不断检验。 因此,我们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学习水的品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达到“天地”之德的境界。 至于如何具体实施这一至善之道,则需要从水的“无争”品质入手,老子在后文中用七个方面详尽地解释了水的这种德性。

第一:“居善地”

,就是安守
善地,就是与道相应之地,

一位真正的圣王,如同沉静深远的水,不仅滋润大地,更隐匿在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精髓。反观历史中的大禹,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治水的功勋,更在于他那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居善地”之心。如孔子对大禹的称赞:

“禹,吾无间然矣!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他没有沉迷于权力的诱惑,而是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大道。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我们不禁思考,为何即便在这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幸福感却不如古时?答案在于,真正的安宁来源于内心。当权者的贪欲会釀成禍端,影响民众的心态,荣华富贵不能掩盖内心的贫瘠。正如《康熙王朝》里的康熙名言:“朝廷烂一点,国家烂一片”,一位统治者的贪婪会腐蚀整个王朝,最终的代价需要由百姓承担。

真正的圣王们明白,要治理好天下,必须先净化自己的心灵。历史上那些遵循“无为之治”的君王,最根本的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无为”的人。如汉文帝,汉以后,真正的“道家之治”只存在于“文景之治”。正是因为他心如止水,不为私欲所动。一个圣王要想以“无争”治天下,最根本的自己要成为一个无知无欲的人。倘若有知有欲,想不争都很勉强。所以,对于“不争”,无知无欲算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第二:“心善渊”

“渊”,这就与“渊兮,似万物之宗。”相对应。我们讲道的“渊”时是这样定义的:“沉静而深远,高深不可测。”

至于心灵的深度,“心善渊”说明了我们应该如何持守心灵的平静。就像深不见底的渊水,表面平静而内在深远。世人常说的“城府深”,不过是暗藏私心之举,是心中有私,然后刻意训练得很有涵养。但只要心中有私,不论怎么训练,总会露出马脚,总会被比他私利少的人看透他的内心。

如《大学》所言:“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而真正的深谋远虑,在于一个彻底“无私”的心灵。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真正无私的人,反倒不必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无不流露出大公无私,传递给人的都是一片慈爱之心。如五代十国的冯道的名言: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样的人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才是真正的深不可测!

多言何益文言文节奏,多言何益乎文言文全文翻译(2)

第三:“与善仁”

“与”,就是给予的意思。

圣王,以无欲无私之心仁爱天下,他们所施予的不仅仅是仁爱,而是一种无需回报的纯粹。这份仁爱是毫无保留的赠与,无须人知;他们的给予,就如同水一般自然而然,无需痕迹。

在这样的真诚之中,没有强加于人的压力,没有让人感到不自在的义务。圣王的施恩,是如阴阳交替般自然,是如水流不息般恒定。因为不求回报,他们的恩情就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天下人的心中,这份仁爱如同自家亲人般温暖与亲切。然而,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在亲情中传递这份无私的关爱,我们亦需要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与善仁"。反观那些精明的商人,在做业务时把请客送礼做得像穿衣吃饭那样自然,让那些贪官把受贿都觉得很天经地义。毫无负罪感,甚至毫无一点违和感!不可否认,从“术”的角度上看,他们也属于把“与善仁”做得很极致的类型。

第四:“言善信”

“信”,就是只要条件相同,一种事物必然会重复地出现。如大阳每天东升西落,就是一种“信”。如同我们期待的潮涨潮落,这也一种信,所以叫潮信。同样,人和人直接也期待诚实与信任。通过学习《论语》我们知道,信是属于“义”的范畴,而“义”又是“仁”的前提。圣王要施仁爱于天下,前提必须是已取得天下的信任。故孔子教导我们,信任是国治之本,比经济和军事更为根本。

至善的信任不是仅仅不欺人那么简单,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诚意——这就是不自欺。真正的圣王不需要语言,他们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预见百姓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即便有时表面上的失误,百姓也会因感受到圣王心与己心的合一,而给予理解与支持。这就是"不言而信"的境界,没有语言,但是信任却如潮汐般稳定。

多言何益文言文节奏,多言何益乎文言文全文翻译(3)

第五:“政善治”

《论语》里面亦有“敬事而信”。敬事,是一种夙夜匪懈般的投入于事的精神。如果你连事情都做不好,那即便是非常真诚地讲出去的话,往往也无法兑现的。对于一个圣王来讲亦如是,要想能取信于民,前提是要有把天下治理好的能力。治国的众多径路,儒家的仁义与法家的严刑峻法,在《道德经》看来,皆与“道”背道而驰,未能尊重百姓之本性。真善的治理应如水般润物无声,不以力驭而是以柔软之力引领万物,不执着于形态而适应变幻。

所以,善治天下者,应当承认百姓天性本自圆满,不必加以改造,亦不附加任何意志于民众之上,只需引导向着“无知无欲”之道行进。在政治上,所可做的就是“实腹”、“强骨”而已。

如庄子所言:“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庄子语中的天下治理之道,于常性中聚同德,既无须过度操心,同时也使百姓从道中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即: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

第六:“事善能”

于事之能,湛然处之,身心如水,无固态亦如水流,随遇而安,随形而变,这是至柔的天性,是无与伦比的沟通智慧。面对各种环境与挑战,人亦应无形无态,方得自在。是故,水不争而普及于万物,人亦得圆融,无所抗争。此“善能”之妙,也就是前面讲“渊兮似万物之宗”的“不立一法”。也就是说对自己的观念、想法、道理不执着。

《道德经》揭示的是“无为而治”的治理法则,其法乃“柔弱胜刚强”。因此,圣王之道不在于繁杂之扰民,不在于迎合时代之“发展创新”,乃在于净化心灵,将琐碎执念与私欲之心一扫而空。在“无知”与“无欲”的天平上,先以“无知”的心态开启一切圆融无碍,而“无欲”则随之而来,渐入佳境。是以达到心心相印,无言而信之境界。

第七:“动善时”

在道的光辉指引下,我们认知即使是最卓越的才智,也须顺应自然的法则去运用。正如智者诸葛亮的一生,尽管智慧超凡,最终抵不过天道的运行,以失败告终。说水能利万物,它有个先决条件:适时而动。

所谓“好雨知时节”:在春天田野需要滋润时,雨水悄然降落;盛夏作物渴望生长之际,雨量就适时增大,欣然响应;然到了冬日的宁静,不需要雨了,它就凝结起来。此所谓“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反之,若偏离了自然赋予的节奏,缺水时却无雨,便有了旱灾;不需时却倾盆,洪灾便随之而来。

故,“善于利益万物”的水,适时而动是根本前提。

同样,对于人而言,一个人再怎样才华横溢,若不在恰当时宜之际施展,那么他的能力也只是昙花一现。即便是以高深策略出名的《鬼谷子》,开章亦提醒我们: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真正的明君,宛若化身无为,慧眼洞察时机,只在人民需要时出手,有求于他则应助,无事则退避三舍,游刃有余。

反之,为了实现自己的丰功伟绩,随时都蠢蠢欲动。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却不知这全是顺行而逆,不是为了民众,而只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常有试图改造自然之举,所做的往往对人民毫无用处。这些行为背离了“动善时”的核心。

这七条,就是《道德经》告诫圣王当效法水之“不争”的德性而总结出的七条治理方法。

“不争”,“不争”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避免无谓的争斗,而追求与天道相符的崇高。这就是真正的“无争之争”,它不仅能化解纷争,能成就“天下共主”之大争,反而还能人神共喜,无怨无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