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书香伴我成长”2023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大赛组委会将从中遴选部分作品,邀请大赛推荐官进行点评,敬请欣赏!
本期点评嘉宾:大赛推荐官张鹏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董事长、社长,南京师范大学创意创作院执行院长、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耕耘书田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14)班 吴冰焰
半亩耘田,满目丰收。
贫瘠至富饶,翻动松土年复年。这般明丽之景是《项脊轩志》中“风移影动,姗姗可爱”,是《归去来兮辞》中所描绘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景,又像极了“秋霖乍开原野净,隆曦破海浮朝㬑”的壮阔。在看守的小屋眺望“窗扉容点缀,原野自高低”,若隐若现,沿路的风景被抹上色彩,天下之景于田中,我在田野里撒下对书的爱,兴甚至也,虽与日月争先可也。
记忆的童年是开蒙时的《三字经》,浸染着最简单纯朴的稚态文学。幼时童真,不免有问日之趣辩,虽不及孔子所遇“两小儿辩日”般缤纷,却略胜于“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的精彩。所观世界,既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趣,又有“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想象。耘田的小屋边,总会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倏懒下午,捧一本书,细数爱着的草木光阴,耘田散发着雨后清新泥土的芳香。成语接龙、拼词游戏,我默数“一二三”从田间分格中跃过,往前奔这是一片时间海,我遇见什么书,会有怎样的未来都是童年的我所未知的。我轻吹蒲公英,在书中度过我治愈一生的书气童年。
热爱是我对书的赤诚。及稍长,经史子集略有所观,书早已是生活的习以为常。不满足于松土耘田,稍插种松竹,书香渗透过田野的方方圆圆。王阳明心学,陆羽的《茶经》与元稹的一七诗,让我的生活散逸着文化的无限魅力。长大的世界纷繁复杂,且时间少,田几经荒芜又夹缝生存,什么时候还能回到从前,我贪恋星空下田野的侧颜,有几缕轻风撩拨心弦。现在的我将书中知识迁移,运用进生活,学以致用,是书给我成长所带来的最好礼物,是岁月神偷带不走的底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古有渊明的东篱,今有书者的耘田,如若某时抬眸所见皆是“山气日夕佳”的壮丽,书田的充实可知矣。最是书香浸人心,种一方书香田,书香终会馥郁人生!
指导老师:顾蕾
点评:这篇文章以田野视角建构自己的阅读历程,立意淳朴且新颖。在文章中呈现了关于耕耘的田野景象以及关于阅读的精神世界,虽然笔触略显青涩,对于“书香”的还原更多停留在语句摘录和符号凝练层面,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闲适自然,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思维深度和想象张力。如果能将主题进一步聚焦,在“田之耕”与“书之耘”中建立更有效的关联,文章的表达将会更加饱满。
书香伴我行,诗酒趁年华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岱山校区高一(2)班 赵思琪
温暖又干净的阳光穿过透明的窗户洒落,用前几天刚落下的雪烹煮一壶茶,折一枝白梅,在朦胧烟雾和清香白梅中展一卷书,手指轻轻抚过一行行黑字,嗅着书香,回望书陪伴我走过的这些年华。
忆童年往事,我曾跟着小王子离开他的小星球,去寻找小玫瑰;爱丽丝又带着我去那个奇幻疯狂的世界漫游,帮兔子先生的忙;我也在魁地奇场与哈利·波特去追逐金色飞贼,在霍格沃兹教室里与德拉科·马尔福学习制魔药……再次翻阅那些书页,我的童年依稀可见。
回想少年时,我看着“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然”我仿佛看到了曹植在三国鼎立,乱世争斗中,束冠立笔,写下“豆在釜中泣”;我看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太白让贵妃捧墨,力士脱靴,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看着“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的苏东坡手持竹杖,踏着芒鞋,于雨中吟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行行文字,书写他们不变之初心,仰望他们就像抬头看月亮。
看今朝,《苦难辉煌》带着我领会从中国革命战争中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让我承先辈之志,绘中国之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看见保尔的勤劳奋斗与顽强意志,对信念的至死不渝的执着,鼓励我奔赴星辰大海……
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书籍,带上书香踏上未来征程,相信世上总有星辰开道,披荆斩棘,不枉来此世间走一遭。
冬梅卧雪,夏荷听雨,书卷伴我走天涯,从万木春生,到霜林尽染,我在书中寻觅着诗和远方,奔向未来,去追逐更远的地方。
书香伴我行,诗酒趁年华。
点评:这篇文章,仿佛是一个作者文学阅读世界的万花筒,从童年、少年到当下,各类文学意象扑面而来,各类家国故事依次铺陈,文学书单和阅读记忆都在这篇文章中交替碰撞。书香在作者笔下,就是陪伴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美中不足的是,在如数家珍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阅读内容同时,缺少更深层的归纳整理,缺失更灵动的情怀融入。如果可以在陪伴的基础上,突出“书香”之于成长的“力量”何在,那么文章整体面貌会更加立体。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高二(5)班 王晴
舟遥遥,水潺潺。彼时薄雾缭绕,青山绵绵,我并不知前路为何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多年前,这首越剧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有关于《红楼梦》的,名为好奇的种子。我开始在脑中描摹着林妹妹的故事,还设想着她会有怎样一个完美的结局。
上学后,我得到了一本儿童版的《红楼梦》。我兴致勃勃地翻开,逐字逐句地往下读着。然而只是寥寥几个章节就让我觉得,故事似乎和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被叫做林妹妹的黛玉看似年纪尚小,实则性子有些沉郁,她与其他角色的结局也不是“皆大欢喜”。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收尾让人百感交集。虽然当时的我不知道怎么表明这种感觉,但是潜意识里已经逐渐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遗憾、兴衰往往与美好共存。
风轻飏,水波微微荡漾。小舟浅浅地晃了晃,似乎悄悄地偏离了一些最初的航道,然后继续向前飘着。
初中的三年,我品读了完整版的《红楼梦》。对于让人耿耿于怀的悲剧结局,我不由自主地思考原因。是因为黛玉和宝玉?不,他们只是在大观园里互生情愫。是因为王熙凤?不,她只是聪慧过人,性子泼辣。那是因为贾母,因为薛宝钗,因为荣国府上上下下成千上百人?都不是,是因为藏在富丽堂皇下的封建礼教和有违人伦。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空虚与腐败一旦蔓延,无需人为,让摩天大楼坍塌不过是几个春秋交替的工夫。常言道事在人为,可事实上不是有索就能有得;更不是有所不为,有些事情就不会让人遇见。那时正值我从稚嫩孩童蜕变成青涩青年,我发现我并不像曾经期望中的那样无所不能,说心里话没有落差那是假的,便常用这些感悟来使自己得到慰藉。可与此同时,我又有了新的疑惑——事不全在人为,那我是该作壁上观还是继续竭力攀援?
浓雾渐起,小舟摇啊摇。山的那头究竟是什么?不得解,暗忧思,群山之外无人知。
后来的后来,《红楼梦》成为高中必读书目,我再一次拾起了它。这一回,我被王熙凤的一些独特品质所吸引。精明能干,泼辣果敢,即使最后逃不过悲剧的下场,她却仍然像一颗朱砂痣一样烙在我的心头,热烈而醒目。统管荣国府,协理宁国府,手段干脆——“走得凄凉无妨,她生前活得精彩”我总这么和同学说。就这样念叨着念叨着,某一刻,我突然如拨云见日般醒悟——我又何必摇摆不定庸人自扰,事在人为也好,不在人为也罢,我只要成为那夺目的浓墨重彩,做自己就好。
十多年过去了,小舟堪堪穿过万重山。山的那边,原来是成长。
回望最初,对于我不过十七年的人生来说已算是时过境迁。我在阅读,也在因阅读而默默成长。世上不过悲与喜两种结局,和贾府的兴衰一样难料,随它去吧,做自己,做炽热的青年,追逐东升的旭日。
轻舟已过万重山。日后,还会有更宽广的碧海蓝天。
指导老师:龚毅
点评:这篇作文笔法细腻,感情真挚,作者能够以小见大,从对《红楼梦》的初读、品读和研读三次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体验,把个人在书中的故事记忆和思维成长线性描述,在表达自我阅读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心智成长,这种小切口、大抒情的写作方法值得肯定。如果能在“故事记忆层递”和“思维能力累加”方面多做更好的关联叙述,文章在主题上的表达效果将会更好。
书页的阶梯
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高二(13)班 顾心怡
翻开一本书,我躺了进去。
在书里睡梦,梦中是千回百转的故事,或惊天动地,或严肃凛然,我独倚扁舟,四散漂荡。醒来,是无尽的怅惘,是内心的慨叹思索与笔下的蠢蠢欲动。
一本书从构思、写作、完结到出版,须注入作者的无数心血。当你读它时,会有一种“我在与人的思维交流,我与他人思想共鸣”的感受。喜欢一本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我个人而言,是看这本书值得我寻求些什么。
其实一本书所能给予我们的可以很少,可以就是文中的一句话;我们想从中寻求的又可以很多,但需要我们付出等位的思索。我读科普文章,很少拓展开去思考,更多的是理解文意。但当我读到文学作品,眼前的每个字都如一个含蓄的少女,我们有无数的方法与角度去揣度她的真正含义,当我真正理解她时,仿佛一个深奥的谜题被破解,我的心中往往会油然升起一股喜悦,伴随着对一个时代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我所寻求的正是那份知识,那股喜悦和那种理解。
我不断从书中获取知识与理解,不断将其积聚于我的脑中,叫我如何不想将其倾注于自己的笔下?一本属于我的书,写满了我尚且疏漏的见解,可以让我在一个晴天的下午,与挚友在分享的欢声笑语中度过。
这正是书本给予我的最大的礼物。与它的相处过程中,我经历了“书渡我”到“我自渡”的阶段。曾几何时,在我与书接触甚少的日子里,我的世界如一块外强中*树干,空有物质但精神贫乏,我的梦中是一片空白,如此苍茫;我的思想是如此贫瘠,乏善可陈。当我与书本结缘,我的世界格局就此打开。在《圆圈正义》中,一个进城寻亲的女人的磕头,让我同作者一样感到可悲,我同样愤怒,暗自发誓不被社会角落里的黑泥裹挟;在《简爱》的女主人公身上我看到她在那样的时代中的自爱与尊严,于是便出离地敬佩了;在看完《剩下来的孩子》后,我开始思考如何与家人相处的问题,作品中“相互理解”的主题,被我用在了自己的相处模式里……许许多多的书充裕了我的童年,塑造了我的世界观,伴随了我全部的成长岁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会以前人的心血铺路,再将我的热血洒向未来。
我相信当我有更为自由的经济财富时,书又会给予我一种动力,一种让我走遍九州山河的动力。我想到陕北农村去,见昔日路遥笔下辛劳奋斗的人民如今安宁幸福的生活;想去古巴看庞大的马林鱼,体验一把拼上尊严意志与鱼战斗的酣畅时刻;还想看看北京的茶楼,畅快地喝一杯茶,再精神抖擞地听一段说书……如此,我跨越时空与书碰撞,我的笔下又会有什么将被写下?
“为了做梦,人们不应该像往常那样紧闭双眼,而应该开始阅读;真正的梦相产生于学识。”于是我又躺下,沉醉于梦中。
指导老师:张兰
点评:《书页的阶梯》开头巧妙地让自己“躺”进了书中,感性的梦境描述中融入了理性的阅读认知,能够在“书渡我”和“我自渡”的过程中,通过开卷有益的书籍力量,实现个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养成。“梦境”与“阶梯”之间,作者把书做成了情感纽带,构思比较新颖。如果能在目前较重的“阶梯”理性的笔墨表达基础上,适度添加一些“梦境”感性的自由想象和思想遨游,文章的可读性会更强,亲切感也会更强。
征文大赛投稿看过来
本次大赛4月23日正式启动,至7月31日截稿,提供“个人投稿”以及“集体投稿”两种参与方式。个人投稿可通过手机搜索下载“少年志”APP,点击首页“活动赛事”选择“书香伴我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栏目,进入页面在线投稿,或关注“少年志融媒”微信公众号(yangzidxw),点击下方菜单栏“征文大赛”—“书香伴我成长”进入投稿页面,根据提示线上投稿。学校组织集体投稿可将作品打包发送至大赛邮箱:xiaoxueshuxiang@163.com(小学组),chuzhongshuxiang@163.com(初中组),gaozhongshuxiang@163.com(高中组)。少年志融媒平台是本次大赛的活动平台,欢迎关注获取更多大赛资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