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6 11:45:02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1)

【题目】

罗丹在谈“美”时说道:“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科学也是如此,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观察和思考。请以“生活里的科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思路点拔】

诚如文题所言,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再如,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等等。但是,文章不是要我们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那样就会写成说明文,这里要求我们写成记叙文,而不是说明文。既要是记叙文,又必须表现“生活中蕴涵的科学知识”这样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显示生活中蕴涵的某一种或几种科学知识。

在审题构思阶段,我们既要考虑到某种科学知识,又必须将这一科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在写作中,要按照记叙文的要素来结构文章,安排一定的线索,展开适当的情节,而不能孤立静止地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2)

【范文集粹】

(01)永载史册的观察

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字是和蒸汽机联系在一起的。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震撼了世界,蒸汽机的功绩无论怎样形容都不过分,因为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近代科学和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有谁想到,蒸汽机的发明竟然缘于瓦特童年的好奇心,缘于他一次偶然的观察呢。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上,生火烧水做饭,司空见惯,家家如此。

这一天,祖母正在厨房里做饭,瓦特在一旁看着。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是什么力量迫使壶盖频频跳动。

他问祖母:“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总得有个道理吧,瓦特没有满足祖母的回答,继续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呢?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或许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工夫答理他,或许她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无从回答他,便不耐烦地说:“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是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突然,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跳动得更快了,好象里边藏着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又把杯子、汤匙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杯子、汤匙立刻被抛出老远。瓦特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水蒸汽推动壶盖在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一次偶然的观察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蒸汽有着巨大的能量,怎样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有效的机械功,用它来为人类服务呢?瓦特渐渐长大,可这样的问题一直折磨着他,他思索了多年,研究了多年,终于有了突破。一七六九年,瓦特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蒸汽机改进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单缸单动式改为单缸双动式,这样,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煤铁工业发达,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

瓦特的名字随着蒸汽机而永载史册,那一次的观察也成了永载史册的观察。

【鉴赏】

文章以“观察”为线索,记叙瓦特受烧开水时壶盖震动的启发而研究发明蒸汽机的事实,歌颂了瓦特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科学精神。文章从蒸汽机的影响写起,自然地引出少年瓦特观察水壶的故事,详细描写观察时的情形,略写蒸汽机的发明经过,最后照应开头,再写蒸汽机对历史的影响,以“永载史册的观察”点题。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3)

(02)餐桌上的科学知识

星期六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在餐桌旁,尽情地享受着爸爸制作的美味佳肴。

首先上桌的是麻辣火锅。吃着吃着,汤沸了,快要溢出来。我说赶快关掉火源,妈说快加冷水。爸说什么都不要,只见他拿起汤勺,舀起一勺汤,高高扬起,再放入锅,如此几次,沸腾的汤锅很快平静了。我们奇怪,爸说,把汤扬起时,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沸汤温度降低。

我和妈妈同时竖起大姆指。

几道菜过后,爸爸端上一碗脚爪莲子汤。不知怎么的,莲子有点不太烂,只得回锅再烧。煤气灶火头开得很小,我和妈建议爸爸把火头开大点,爸爸说:“你们都说外行话。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

我说:“爸,你不仅是美食家,还是科学家。”

爸爸嘿嘿一笑,说道:“餐桌上本来就有许多科学知识。比如,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再比如,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这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这样就提高了水的沸点,也就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还有,你知道锅铲、汤勺、铝锅等炊具的柄为什么都用木料制成吗?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用它作柄可以保证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这一顿晚餐真好,既尝到了美味佳肴,又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点评】

文章以晚餐为线索,通过爸爸的介绍,揭示“扬汤止沸”、小火慢烧、炒菜加盐、木制柄把等生活常识里的科学知识,既有完整的过程叙事,生动的场面描写,又有新鲜的知识介绍,读来让人兴味盎然。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4)

(03)永远烧不开的水

上周星期天,妈妈让我烧开水。我洗好铁锅,把它放到煤气灶上,然后放进一锅水,拧开煤气灶的开关,火焰熊熊燃烧起来,我就在一旁看着。两分钟后,我抬头一看,锅底外表附着的水滴还有一大片没被烧干。火直对着这些水滴烧,怎么还迟迟烧不干呢?我关掉煤气灶开关,用手轻轻触摸了一下那片水滴,并不怎么热。我再次拧开煤气灶的开关,把它调到最猛的位置,让火烧得再猛烈些。水滴的区域在逐渐缩小,又过了两分钟,我想,这时这片水滴该很烫了吧。我再次关掉开关,小心翼翼地触摸那些水滴,感觉温度还跟原来差不多。

猛火直对着铁锅外面的水滴烧,水滴不会比铁锅里的水热得更快,我把这个秘密告诉爸爸。爸爸夸奖我勤于观察。他说:“观察也是一门学问,生活中蕴涵着科学知识,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就是从生活里得到启发的。”他鼓励我说:“不但要勤于观察,还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有所发明和创造。”

晚上,我努力思考上午的发现,探寻铁锅外面的水滴不比铁锅里的水热得更快的奥秘。我想到铁的导热性能,心中豁然开朗,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铁锅外面的水滴就不会比里面的水更热,而一旦锅内的水沸腾了,外面的水滴早被蒸发了。我把思考的结果告诉爸爸,爸爸竖起大拇指夸奖我。

这一天,我尝到了观察与思考的愉快。

点评: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烧水时的观察和思考,表现了青少年热爱科学、好学上进的精神风貌。文章先详细描写自己对锅底水滴的观察和感知,再写爸爸的鼓励和自己的思考,揭示锅底水滴“永远烧不开”的科学原理。全文结构合理,线索清楚,剪裁得当,是一篇成功的记叙文。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5)

(04)生活里的热胀冷缩

中午,热日当空,我推着自行车去车行打气。

临出门时,妈妈再三叮嘱,气不要打得太足,有个八程数就行了。妈妈为人认真,历来反对做事马马虎虎,今天怎么一改以往的形象呢,我觉得奇怪,问她为什么不让我把气打足。妈说:“亏你还是学生呢,热胀冷缩都不知道。”经妈一提,我恍然大悟,气体在炎热的天气会膨胀,若把车胎中的气打得很足,行使中膨胀的气体受到挤压,就会引起车胎爆炸。一个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看来,从知识的掌握到实际运用还有一段距离呢。

几天以后,有几个电工在门前的空地里架设电线,两根电线杆之间电线都垂垂的,拉得不很紧。妈妈说:“这些电工连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都不知道,这样垂着,既浪费材料,又妨碍观赏。”我知道妈在考验我,就学着她以前批评我的口气:“亏你还是妈妈呢,热胀冷缩都不知道。”妈妈说:“此话怎讲?”我说:“夏天电线遇热伸长,架线时绷得太紧,到冬天受冷缩短,就会断裂。”妈妈脸上露出了诡秘的笑容。

那天,奶奶给我收拾书房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她连忙用手挤,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使乒乓球变圆。我想起热胀冷缩的原理,就拿出茶杯,倒上开水,然后把踩瘪了的乒乓球放到水里,不一会,凹进去的一部分慢慢往外顶,乒乓球很快就变圆了。

奶奶煞是羡慕,妈妈在一旁笑迷了眼。她鼓励我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点评:

以热胀冷缩为中心,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给自行车打气、电工架线和乒乓球复圆三个生活故事第一个故事“我”问妈,第二个故事妈考“我”,第三个故事“我”运用掌握的原理解决问题,三个故事各有侧重,互不重复。全文既有生动的情节,又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实现了故事和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生活中的科学作文初中生,初中生关于科技的优秀作文(6)

(05)湿毛巾擦身的学问

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我坐在房间里烦躁不安,无心读书上,妈妈见状连忙送来湿毛巾,说用湿毛巾擦身子会感到凉快的。我拿起湿毛巾,将胸前胸且擦拭一遍,果然顿生凉爽之感,烦躁之情也随之消失了。

“你知道用湿毛巾擦身子里的科学知识吗?你去做一个实验就明白了。”姐姐教我做实验的方法:取一杯冰水,把温度计放入冰水中,仔细观察温度的变化。我端来一杯冰水,拿出水银柱,只见红色的水银柱在缓缓地下降。过了一会,我把温度计从冰水里取出来,心想,这时候水银柱一定会慢慢上升。可是,在温度计出水的那个瞬间里,水银柱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在下降,过了一会儿,才缓缓上升。

外面温度比冰水里高,温度计出水的那一刻为什么不升反降呢?而且这跟用湿毛巾擦身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感到不解,去问姐姐。姐姐没有直接回答,她问我,温度计刚取上来表面有什么,我说有小水珠。她问后来小水珠怎样了,我说蒸发了。她问小水珠要蒸发需要什么?我说液体要蒸发必须吸收周围的热量。

我的回答一出口,我立即明白温度计出水时水银柱不升反降的原因:温度计上的小水珠在蒸发时吸收了温度计里的热量,所以水银柱会下降。同样的道理,用湿毛巾擦过之后,身上沾上小水珠,蒸发时吸收身上的热量,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啊,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点评:

开头写天气之热,为情节展开作铺垫;接着写用湿毛巾擦身顿感凉爽,引出疑问;再写在姐姐的提示下做实验,终于明白其中蕴涵的科学原理;最后以自己的感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结束全文,点明主题。既写生活现象,又写科学实验,生活现象引出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揭示生活现象里的科学原理,全文故事紧凑,一气呵成。

(06)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

一考生

最近,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

活动的主题是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竞赛由先期出题和现场答题两部分组成。按照组委会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向组委会交一道试题,经评定合格,出题者加5分;现场答题采用摸题自答的形式,主持人点到谁的学号,谁就自动走上讲台,摸到题目后,当众念出,然后回答,经评委认定后加3分。

现场答题那天,教室里气氛热烈,大家摩拳擦掌,谁都为甘示落。

李明摸中的那一道试题最有意思,问为什么喷出的水蒸气会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正确答案是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

张枫摸到的试题难度最大,问磨菜刀时为什么要不断浇水,不但张枫没有答出,全班人谁也没有答出。出题者告诉我们,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就会变得不锋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保持刀口硬度。

王玉摸到的试题最简单,问鸡蛋为什么在盐水里会浮起来,试题一念出,我们下面立即全明白了,淡水的比重比鸡蛋的比重小,所以鸡蛋就会下沉,而盐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大,当然鸡蛋就会浮起来了。

答题最滑稽的是陆大海,试题问为什么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他回答两个字:好看!他的话一出口,我们便哄堂大笑,因为他没有从科学知识方面作答,正确答案应当是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不易从手中没落。

一次竞赛让我们学到许多科学知识,但愿以后每年都能举行一两次。

点评:

文章记叙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写法也别开生面。在第一节总交代之后,作者先概括地介绍组织情况,然后写竞赛现场;而写竞赛现场时,先写赛场气氛和同学们的心情,然后选择最有意思、难度最大、最简单、最滑稽四个镜头作重点描写,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既让读者了解一般情况,也能记住特殊的镜头,留下深刻的影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