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2024年3月9号,甲辰年正月二十九日,今天是正式课。《韩昌黎文集》第23讲《张中丞传后叙》。因为下午我还在路上,所以就改在上午十点钟,我们把这堂课稍微艰难一点把它做完。
《张中丞传后叙》讲的是张巡、许远这两个人,实际上是讲睢阳之战。这堂课其实我是有压力的,因为这里边涉及到重要的一些历史的事实,也涉及到当下我们对战争、对一些重大事件的理解,但这个课是肯定会放进24讲,放到最后来讲的,我是想把一些事情再搞搞清楚。
当年恩师在讲这堂课的时候,他是有一些疑问的。就是因为许远和张巡守睢阳,而他的背后站着两员大将。一员大将是贺兰进明,他在临淮至少拥兵五万。还有一个叫许书冀,至少也拥兵五万。贺兰进明在临淮,许叔冀是在彭城,其实形成了一种三角形态势,然而十个月竟然不救。
许远与张巡守城十个月,苦守。他们的战士一共是六千八百人,数万人最后被吃光。因为所有的粮食吃完了以后开始吃人,然后背后十万大军不救。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一个很大问题的悬案,我也对此持有一个疑虑,因为查史上面唐肃宗在睢阳失守之后并未处分贺兰进明和许叔冀,这让我惊讶。
当年恩师也是质疑贺兰进明,因为读这篇文章里边,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怎可不救?为何不救?后来我做了还原之后,我想这可能不是贺兰进明个人的选择,这可能是圣上或者是李泌的策略。因为守到第九个月的时候,郭子仪已经收复长安了,在睢阳城破十天之后,他们拿下了洛阳。
就是长安和东都洛阳恰是在睢阳之战之中拿下。张巡与许远的功绩自不待言,就是如果说平安史之乱、夺回长安和洛阳,谁功劳最大?显然是张巡和许远,甚至他们的功绩应不低于郭子仪和李光弼。
睢阳城破10日之后攻下了洛阳。也就是说,在守这10个月的时候,正是大唐与叛军进行决战的关键时候,要知道睢阳之战虽以六千八百名战士吸引了整整十八万的安禄山的部队。安禄山这个时候已经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掉,安庆绪派尹子奇率大军,刚开始十二万,后来一直增兵到十八万。十八万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是安禄山的一半的军队,而且是其中的精锐部队。
这部分安禄山的精锐部队被缠斗在睢阳整整十个月,你就知道张巡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什么韩愈要写《张中丞传后叙》了,道理在这个地方。还原这段历史,主要是要了解为什么贺兰进明不救。后来我查了贺兰进明,他还真是一个很厉害的诗人、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政治家,因为他做到河南节度使,手握重兵。
肃宗对两个人极之信赖,一个人叫第五琦。(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奇是王子旁的,是第五琦)此人是监察御史,是江淮租庸使,后来成为肃宗的宰相。另外一个人叫贺兰进明。贺兰进明他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去做河南节度使。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因为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的财政依据就在江淮,无论是财政,无论是粮草,也无论是兵源,全部要依赖江淮,50%以上来来自于江淮。
所以肃宗在接手了父亲李隆基的王位之后,立刻开始整理自己的班子。第五琦和贺兰进明都是肃宗登基之后,他临时组成的班子里边的最倚重的人。其中第五琦起到关键作用,这个监察御史做了江淮租庸使,他学习桑弘羊出台了盐税法,为整个中唐的战争提供了完整的财政支持,此人居功至伟。
而能让第五琦把事情做完了的那个人叫贺兰进明。他到临淮做河南节度使,手握重兵横在第五琦和安禄山之间,他其实是保护整个江淮不受侵扰的关键的一块柱石。我想无论是肃宗,特别是李泌,李泌当时是肃宗的军师,他们在战略上都非常清楚,临淮不得有失。所以贺兰进明拒绝出兵帮解睢阳之困,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我能看到这个逻辑的复盘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总之大家不接受这里边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人们无法接受张巡和许远吃人这件事情。要不要吃人?要吃掉数万人来守一城,争论了一千两百年了。该不该想?要不要吃人?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贺兰进明和许叔冀他们要不要驰援?要不要帮助张巡?
第三个问题安庆绪和尹子奇真的这么笨吗?在此牵扯了整整十个月,十八万人战损十二万人。在战略上,这简直是弱智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是在整个研究这段大唐历史上面,让人感觉到这场战争太邪了,也太奇了。当然,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那么我们今天重新来看这个事情是有原因的,不光是韩愈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之好,非常之重要。
当美国人开始研究全世界的战争史的时候,他们做了分析,就是有人类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上的战争,哪一场战争最为惨烈?那么必须说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大唐由六千万人口锐减到两千万人口,四千万人口打没了,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地盘减少了三分之一,一千多万的幅员减少了三百多万,还剩下七百万。而安史之乱打得最惨的一仗就是睢阳之战。
目前,全世界没有同样的案例,睢阳之战以六千八百之兵与十八万对决,并且能消灭十二万,坚守城池十个月,数万居民最后被充作了军粮吃掉了。这在人类的军事史上没有第二,即便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可用四个字来说,真的是惨绝人寰。这是我们从军事史的意义上来看这件事情。
同时,睢阳之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城市保卫战,而且它的保卫战的特点是得到了教员的高度赞赏。第一个张巡他并非睢阳的守将,主动承担指挥之职。第二个主动出击,其中一次重要的出击,歼敌一点二万人,你要知道他手上只有六千八百士兵。另外他成功进行了防御,吃人这件事暂时不论,他成功进行了防御,誓死不退,誓死不降。教员高度肯定睢阳之战的意义,并且对这种精神是予以了肯定。
睢阳之战在我军的军史上面的研究倒不像是在美军的其他国家的军史研究中具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但是以六千八百人轮战十八万人,牵引住敌人一半的重兵,扭转整个战局,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特别是当我们脱离了一般性的城市保卫战,再来理解当代的攻防,那么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实际上从2018年贸易战,2019年香港爆发黑衣风暴,2020年生物战——冠状病毒,一直到2023年全面的金融战,一直到今年年初我们看到的事情,这种近乎动员全球围城的这种打法,对我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中类似于像香港,我一直说香港是中国金融的山海关,现在还没完,这仗还没打完。香港的情况会非常糟糕,可能今年的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会有一些问题出来。
在整个的非军事斗争的过程中,特别是这种经济上的围点打援,或者是一点拖住全局,或者是一点拖住敌人的重兵来使全局发生逆转的事情,不在少数。睢阳之战还是给大家很多很多的启发吧。好的,我抓紧时间进入到今天的课程里边,最后结尾的时候,我们再做一点点的总结。
《张中丞传后叙》。“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也是公元807年。“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这篇文章写在公元807年,这一年,这一年韩昌黎四十岁,他已经与朝中的诸位重要的人物,开始推动削藩了,在削藩之前写了《原道》。
重新为《张中丞传》做后叙,其实也有热身之意啊。因为安史之乱虽然夺回长安、收了洛阳,但藩镇割据到了807年依旧问题极为严重啊。因为我们讨论这个睢阳之战是757年的事情,757年—807年,五十年,依旧是问题极其严重,而且自此之后,削藩有了比较好的成绩,你知道他写这篇东西的用意在这个地方。807年,他与吴郡的张籍(张籍也是个诗人)阅家中旧书。
看到了李翰写的《张巡传》,李翰是张巡的好朋友,围城的时候李翰在城里,后来他活了。城里边活了四百人,他是其中的一个,当然别人说他降了。他后来写了《张巡传》,并且给皇上写了奏折,为此传颇详密。然后呢,皇上听到了首尾,因为大家对张巡和许远争议非常大,听到了有李翰这篇东西、奏折,所以才表彰了张巡和许远。他这里边说尚有恨有阙者,是因为没有为许远立传,也没有好好说一下子雷万春和南霁云的事情。
第二段呢,开始说许远了。“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就是许远的才华比这个张巡差一些,但是他级别是在张巡之上,所以他“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张巡这个投奔到睢阳,他开门纳巡——收留了张巡,并且将自己的指挥权直接交给张巡。他的地位本在巡之上,“授之柄而处其下”,将权力交给他,在他下边听指挥。“无所疑忌”,一点猜忌都没有。“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他这段话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这个许远很有胸怀。其实许远比张巡小几个月,他们俩都是49岁死的。这个他接纳张巡,管张巡叫大哥,并且跟他一块儿死守,没有同生,他一起共死了,死只是先后而已。这里边批评了他们两家的孩子——“两家子弟材智下”。这个张巡的孩子叫张去疾,这个许远的孩子叫许岘。张去疾就是诉讼,告这个许岘的爸爸许远,说他降了,没有死守,降了。韩愈在此文里辩护。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就是他降了,服了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韩愈说,远诚畏死,为什么要守这么一个地方呢?“食其所爱之肉”,他们把自己家里人都拿了做军粮了——吃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就是他要早降就行了嘛,他为什么不早点降?“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什么援助都没有。“所欲忠者,国与主耳”,他忠诚的不过是国家和君王而已啊。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就是尹子奇说,这个国家已经没了,皇上也死了,没有救援,而且敌人越来越多,他们本来应该相信的。“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就是外边没有援军了,已经开始人相食,而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他们是不行了——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由此看来许远是不怕死的。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这个、这一段是为许远辩护,而且他的辩护完全是用逻辑辩,而且不可置疑。他最后的结论是:他哪里是苟且之徒啊?他是天下的大贤呐。带着一种很悲壮的气氛为许远做辩护,当然了,这里边驳斥了张巡的公子张去疾,还有许岘——他们想在皇上那儿争一点点功名,争一点点的地位,从而开始对父辈做出一种抹*。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第二段还是辩护,就是有人说,许远与张巡呢,他们俩是各带三千人,各守城之一半。
他们说他们是分守城池,是许远那个地方先被攻破,以此呢诟病许远,他说这个话和儿童的见解没有差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人要死的时候,他脏腑有一个地方先坏掉;绳子要断的话,其绝处必有处,就是你不知道哪里断。“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就是你要抱怨那个绳子断的地方吗?人都死了,你要抱怨是哪个器官先坏吗?“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这句话后来世人一直在说,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他说像张巡、许远这样的成绩如此卓卓,还被人诟病,其他人可想而知了。这里边是有原因的,因为张巡和许远守城的时候……这样说吧,在张巡和许远之前的所有的城,都是被抛弃的,没有人是死守城池,大部分99%全是弃城而逃。另外很多人见死不救,这也包括了刚才我说的贺兰进明,
那弃城而逃的人当然会诟病张巡和许远,而那见死不救的人也需要给自己一个理论的解释。所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向英雄身上泼污水,不是泼了一次,是泼了1200年了。怎么说好呢?所以“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没什么好说的。“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他这边第三段开始发出天问,这一段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这一篇文章……一会我讲这篇文章的结构。
他说当这两个人刚刚开始守城的时候,“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他说他们刚守的时候,哪里知道这最终没有人救呢?他们就这样放弃城而逃跑吗?“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他的意思是说,都是疲惫的兵士啊,就算逃也逃不远。“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恩师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说,此处韩公恐有偏差。
偏差在哪里呢?就是他说疲惫之兵无处可逃,所以不逃。不对,不对,所以我和老师的看法是一致的,定是贺兰进明,因为他是御史大夫,同时又是河南节度使,一定是传达了肃宗的旨意,肃宗的旨意。皇上要求必须死守,而许远和张巡奉皇上旨意死守不退。我和恩师都是这样看的,不是跑不了,而是压根儿就不打算跑,后边这段话高度赞赏。
这段话要背的:“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这是天问,守了一个城,捍卫了整个的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就是以千百个将死的人。“战百万日滋之师”,这百万呢夸张,才18万,越来越多的军队。“蔽遮江淮”,他为江淮做了屏障。“沮遏其势”阻止了安禄山军队的南下,如夺江淮,必得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所以他说“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我也刚才说了,肃宗、李泌、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确实是大唐振颓起废的人物。然而大唐不亡,睢阳之战起了转折性的作用。而这个人就是张巡和许远。“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当时抛弃城,“不可一二数”就是太多了。“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都是这个样子,谁也不想救谁。“不追议此”,你们不去追议这些人,逃跑的人,见死不救的人,
“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他们实际上是站在敌人的立场上来,这里边为自己做辩解。请注意,为什么这篇文章感慨万千,你们知道当敌人攻过来的时候……2019年黑衣暴乱,当敌人攻过来的时候,你们知道谁在守城?而守城者被别人诬为“港独”,而资敌者个个成为英雄。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他们是在帮助敌人,但是他们实际上是在掩盖一些事情,而他们在特定的时间获得了无上的荣光,比如现在,比如现在,好多事情就是这样。“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这里边要谈南霁云了,就是他是用一种叙事的方法。这个文章里边三个不同的东西,推理、叙事、评论,非常非常精彩的一篇文章。
南霁云突出重围,率三十余骑突出重围,然后去找贺兰。“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这一段我是不同意的,因为恩师当年也是说这是一个嫉妒的问题吗?这是一个嫉妒他们成绩的话,不肯出师救。但他“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他想把霁云留下来守城。“具食与乐”给他好吃的,让他开心。“延霁云坐”让他坐上座。“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南霁云不忍自己一个人吃,“虽食,且不下咽”,并且过看到贺兰不准备救,所以他拔出佩刀“断一指,血淋沥,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就是他以此明志,就是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生存,我必须救睢阳城的全体,以此明志。“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知道贺兰不打算派救兵,“即驰去”带着三十骑离开,“将出城”,他将要出城的时候,“抽矢射佛寺浮图”,就是射佛塔。
“矢著其上砖半箭”,半根箭插进塔里,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等我回来,我一定灭了贺兰,以此箭来表达我的决心,这一段应该是老百姓的话,这个与史实可能略有出入吧。愈,就是韩昌黎,“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那个浮图,指那个塔说这个故事,“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拿刀架在张巡的脖子上。
张巡不屈服,“即牵去,将斩之”,拉过去,要斩他了,又拉出来。“又降霁云,云未应”云没有说话,“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随张巡一起被*掉。这一段写了南霁云,写了许远,写了南霁云的故事。许远是他为他辩驳,他并没有投降,南霁云这个悲壮、壮烈。
最后这一段借张籍之口来叙述对张巡的看法。这一段很妙,就是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有一位叫于嵩的人,很年轻就跟着张巡做事情了,“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张巡开始出去独立挑大梁了,嵩常常跟在他周边,“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当时这个于嵩都六十岁了。“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张巡是进士,而且考得不错,文化水平是相当之高的。他这里边说他好读,“籍时尚小”当时张籍还很小,“粗问巡远事”,他问谁呢?是问于嵩,他略略地问于嵩他知道的这个张巡和许远的故事,“不能细也”,就是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只是说“巡长七尺余”,身长七尺,“须髯若神”胡子长得像神。
说他身高七尺,胡须像神一样的英俊,“尝见嵩读汉书”,他曾经看到,这说的是张巡看于嵩读《汉书》,张巡对于嵩说,“何为久读此?”你为什么老读这本书啊,“嵩曰:“未熟也”,就是还没读透呢。“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就是我每本书读三遍,终身不忘。“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就是背给他听,《汉书》不错一字,“嵩惊”,于嵩非常惊讶,以为张巡是偶熟此卷,所以“因乱抽他帙以试”,又抽其他的书试试他,“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就是他的记忆非常好。“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他跟他很长时间了,其实他并不看到他经常读书。“为文章,操纸笔立书”,写东西抄纸笔就是马上就能写起来,而且“未尝起草”,不用起草。这个我有体会啊,就是那会儿写专栏的时候,就是躺床上想,想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全部想完了,起身A4纸,一支铅笔,一气呵成,大体上这样。“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记忆力太好了。
于嵩说张巡发怒的时候,“须髯辄张”就是他的胡子全部立起来,“及城陷”,当年睢阳城陷了的时候,尹子奇他们抓着巡等数十人坐,就要*他们的时候,“巡起旋”张巡站起来,“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看他起来知道他要被*了,或者站起,或者是哭泣。张巡说,“汝勿怖!”你们不要担心,“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大家都哭不敢看“巡就戮时,颜色不乱”。
张巡就义的时候,“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完全跟平常一样,没有害怕紧张或者是出汗。“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他这里面说的是许远,是个宽厚的长者,样子和他的心是一样的,他和巡是同年生,月日比他稍晚一点,“呼巡为兄”死时49岁,“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于嵩就在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
这个史书上查就查不到这个于嵩,张籍是确有此人,张籍、李翰都确有此人,于嵩查不到。他为什么要用于嵩之口来写这一段呢?他实际上是需要用一种反衬,就是他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而是非常有文化,而且是非常淡定。其实恩师当时讲:看到最后一段知道不跑、不降恰恰是张巡、许远的自愿的选择。而且我和恩师的看法一样,贺兰进明他们不救、不助定是有旨意。
而他死战不退也定是有旨。刚开始没说完,“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他的房子被士兵们抢了,他在州里来打官司,被士兵们*了。“嵩无子。张籍云”算是一个交代。
为什么韩愈要写《张中丞传后叙》?是因为他有话要说。因为经历了中唐的战乱之后,实际上无论是书生、文官还是武将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请注意:他的后叙里边他叙了什么?他是为许远立传吗?不是。说雷万春事首尾吗?不是。这里边有三件事情要注意。一个就是我刚才说了,“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韩愈写此文,重新为张巡和许远做了历史定案、历史评论,天下之不亡,张巡、许远首功也!“其谁之功也!”他们的功勋是了不起的、是伟大的!这是要说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是,“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对大唐不敬英雄敬小人的氛围感到极为愤怒。韩愈写这篇文章主题是明确的,要将英雄树起来,要将小人、坏人、不作为的人说出来,但他用的手法巧妙。第一段说的是用逻辑为许远辩护,就是他没有投降。第二段是讲他们两个的功勋。第一段是纯逻辑推理,第二段是将事情推入高潮。
第三段讲南霁云的故事,纯故事,非常像小说。最后一段讲了一个补叙,就是借于嵩之口来讲一下张巡的非军事、非战争的一些东西,极有人情味。这篇文章为什么感人?你知道所有的人大家都不记得了,但因韩昌黎写了《张中丞传后叙》,张巡和许远得以千古。韩昌黎这篇文章不仅仅算是一次对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史实的重新定位,
也对中唐当时准备的削藩,在做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恩师一再强调:写文章不必过于拘泥。《张中丞传后叙》就是推理、故事加叙家常,好像看上去拉拉杂杂、乱七八糟,什么都说了,什么也没说,看上去一样,但实际上章法井然、思路清晰。40岁的韩昌黎已经炉火纯青了,他对处理文章整个的谋篇布局到了一个进入自由王国的这样一个境界。其实我自己写文章,
我知道一篇文章里边有推理、有评论、有故事,然后再有叙家常很困难的,这很困难。而且这样的文章没有一个字废话,而且它流传千古。这里边虽然有一些史实未必精准,但确实是整体的结构非常好,而且主旨是完全同意、认同正确的。教员对睢阳之战的评价、对张巡的评价也是源于此文。此文的影响之大,确实是令人感到震撼。
原本想多说几句,今天因为这个机场太乱,身边的人都在看我,我就收了摊儿吧,就改天吧,今天这个效果不好,因为我不想推迟了,因为下午开始就开始要忙起来,一直要忙到下周一了,我怕没有时间,所以提前把这个……安排的时间稍微乱了一点,我就不念了,然后大家自己再看吧。其实这篇文章很重要,而且我不知道别人的理解,它对我很重要,几乎是让我对照着当下的局面。
好多人说战争远去,不是,不是,因为我今天还能感觉到2018年的贸易战,2019年的黑衣风暴和2020年的生物战。其实硝烟弥漫,有些人在守城,有些人在破城;有些人在资敌,有些人在作壁上观;然而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经常会搞错了,也理解肃宗,理解李泌,甚至理解郭子仪,甚至理解高适,甚至理解李白,都理解。
恩师当年说:“若无韩愈,1200年之后,可知人们会怎样评价张巡、许远”?数万人被吃掉,守得一城,改写了大唐,而他们自己不仅悲壮地牺牲,而且遭当时世人的非议。到今天还是有非议的,因为不管怎样,人道主义都不该吃人的,只是“守一城捍天下”。
恩师曾问我:若历史重演,你在现场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我吓得浑身发抖,该做如何选择呢?那时候小,等到2019年看到黑衣风暴的时候,我其实知道我们该做如何选择。即便是到了2024年,其实我心里边更加清楚该做如何的选择。守一城捍天下,值得让人尊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