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曙光
父亲病发前有征兆,我不懂医,导致了疏忽大意......
八月下旬一天,新居装修好后,我买了85吋的大电视,父亲很高兴,说十月一日到我那看国庆大阅兵。二十七日晚,他打电话嘱咐我:“十一看完阅兵式,你在附近找个饭店,看完了全家一块吃个饭。”我嫌老头心急,说还有一个月呢,不用慌,到时我会安排好的。三十一日,我去看他,他问我:“饭店找好了没有?”我说:“时间还早呐。”他有些不高兴:“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你还不慌!”我心里一怔,对妻子说:“你看咱爸真得老了,把明天的九月一号当成十一了。”妻了赶忙贴近他耳边说:“明天是九月一号,国庆节还有一个月呢!”听后他笑笑:“噢?还有一个月,我过糊涂了。”
父亲晚年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弟弟去逝后,他一个人过。妹妹几次让他搬到她家里住,他一直没去。妻子赶忙装修整理新居,好让老人及早搬到我那里,快要完工时,请他过来看了看,我趁热打铁给他说:“怎么样?满意吧,等立了秋搬过来吧?”他说:“再商量、再商量。”我心里明白,老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像候鸟一样爱恋自己的老巢,但凡能动,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他每天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上午看报纸电视,下午去户外散步,一个人过得也惬意,兄妹隔三差五看望他,儿子还给爷爷安装了远控视频镜头,既使不在老人身边,通过手机能够随时看到他的身影,内心得到不少宽慰。
他出门不是没带钥匙,就是把手机忘在商店,抽油烟机常常呼呼地空转……年纪大了,身边没个人,真是不放心。妻子去家政公司谈妥了24小时来家护理的事,人也定了,月护理费3000元,可他不同意,说自己能上街买菜,能做饭,一个人过得挺好,以后再说。万万没想到,九月一日一早,他就病倒了……
那天,妹妹去看他,平时路上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可这天格外的顺,四十几分钟就到了。客厅里空荡荡的,推开卧室门,父亲昏倒在床前......
120火速把父亲送到医院,经诊断因房颤造成了脑梗。醒来,他问这是怎么回事?妹妹给他讲了事情的经过,听后,他感慨地说:“闺女呀!父亲给了你一次生命,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父亲病后不能自理,前后请了几个护工来照顾他。
马护工五十多岁,体态臃肿,步履缓慢,走路喘粗气,一身病态。第一次见他,我心里犯嘀咕,这样的体格能照顾病人吗?他特别噬睡,白天坐着就打呼噜,晚上睡得更沉,他怕父亲掉下床,就把他的手脚捆绑起来,弄得父亲很不满意,愉愉地对我说:“这个人很坏,每天捆绑我,不让我动。”一天,我和他闲聊,问他哪儿人?他一口山东话却说老家在北京。家里都有什么人?他答,三个孩子,两儿一女,都在北京工作,爱人在中科院上班。我心里一怔,顺口问你在什么单位?他说航天工业部。我瞪大了眼,怎么干这行?他说提前离了岗,闲着也是闲着。看他哪模样、张口闭口,怎么也不像是大地方的人。隔日,我有意和他聊起当年在部队参加导弹发射的事,谈了好多航天的话题,他一脸茫然,无以对答。中秋节那天,妻子特意为他做了一份猪肚炒香菜,他一个劲地狼吞虎咽,连一声“谢谢”也没说。
一带眼镜的中年人接替了老马,看到父亲入厕都要有人抱,屁股还未坐稳,拉起行李箱就走了......
没办法,我、妻子、妹妹、妹夫只好上了岗,一家一个二十四小时守候父亲。白天还好说,夜晚最难熬,父亲几乎不睡,右手不停地到处撕抓,一会把身上的被子掀了,一会把纸尿裤撕了,一会又把监护器上的电极纽拽掉了......你说他也不懂,脑梗病人就这样,意识不清,情绪不定,行为不能自控。躺在折叠椅上我不敢睡,看他老是用手挠他的小腹,我起来用手一摸,原来他尿了,纸尿裤里满满的,提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给他擦洗干净,换上了新尿裤,告诉他放心睡了。我刚要躺下,他又喊着说身上也湿了,我一摸上衣,可不是吗?尿裤里的尿液把上身穿得衬衣也浸透了,都怪我粗心,只顾换尿裤了,没想到上衣也湿了。我赶紧帮他脱下来,用温水为他擦洗上身,换上干净的上衣后,他才渐渐入睡,一看表,已是凌晨四点多了。早上七点,妹夫来接班,我骑上车子,迎着晨曦,行走在洒水车清洗过的马路上,呼着室外的空气,蓦然间有一种重返人间的感觉,由衷地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当一名护工真是不易。
父亲要转入康复医院,陪护中心又介绍来一位周姓护工,名道同,五十开外,中等个头,宽宽的肩,粗壮的臂,黑红的脸膛上透着朴实和刚毅。没等中心负责人介绍完,他就挽起袖子帮着收拾出院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把父亲从床上搀扶起来,左臂拦着父亲,右手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好让老人醒醒神,缓缓气,然后又抱扶到轮椅上。几个细微体贴的动作,使我瞬间对这位本家陡升好感。
我每次去送饭,不是看他正在陪父亲做康复,就是在病房里为父亲按摩双腿,不像有些护工视病人于不顾,坐在一边忙着看手机。他是商河县龙桑寺镇人,上有八十多岁老父老母,下有两儿子,还有十几亩地,老伴在家服侍老人,他护理病人补贴家用。“干俺这行,全凭良心,我在这里干,天爷爷在天上看,你欺天爷爷,就会遭抱应!”一个庄稼人,能说出如此明理的话,可见他是一个心存善念的人。父亲每天起卧、大小便,都是他抱来抱去,按时为父亲洗漱、洗脚,推着他去户外见阳光。父亲用过的尿不湿,他不舍得扔,清洗干净晒干后拿来再用,他说扔了怪可惜的。为了省着用尿裤,他就用从超市买来的塑料方便袋为父亲接尿,他把袋子的一端捻成短绳,巧妙地固定在身上,这样随时都能接尿,再也不用担心小便失禁。他干起活来,不嫌脏不嫌累,不偷懒不叫怨。为人处事就像他的名字,道同志合,表里如一。一天,我和他开玩笑:“道同,你的名字了不得,是一千年前司马光为你起得。”他不解,我给他解释,宋朝的司马光在《又谢庞参政启》中曾说:“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同志合,出处如一。”意思是交友要交志趣相同、信念契合的人。司马光从小孝友忠信,恭俭正直,七岁那年成了‘感动大宋’的年度人物。”“是不是司马光砸缸的事?”说到这里,他笑了,我也笑了。
付给老周的劳务费包含了一日三餐的钱,他辛辛苦苦一个月能挣七千多元,可他在吃上十分节俭,每顿饭不超过五块钱,要么一碗豆腐脑、三个馒头,要么是两块钱一个包子,三块钱一份尽着喝的八宝粥。一天,他吃饭回来,手里拿着一小把菠菜,说是待会洗好后,用开水烫熟了吃,这样能补充补充维生素。我心里一沉,好不是滋味,赶忙从他手里把菜夺过来:“你不用忙了,我给你加工加工吧。”晚上,一份猪肉、豆腐炒菠菜摆在老周面前,就着刚出锅的馒头,他吃得满头大汗,还不时地夸我肉炒得嫩,味道也好,憨厚的脸上挂满了感激之情。老周家里急需两千块钱,他一时拿不出,打来了电话,我给妻子一说,她立刻从抽屉里把钱点出来,我说还让他打个借条吗?她说:“打什么借条,像老周这样的人,就应该帮助他!”我把钱交给他,他顺手递给我一张事先写好的借条。两天后,他去陪护中心领回工资,如数把钱还给了我。老周本份实在,劳累辛苦,我心里过意不去,每天给他炒上一个荤素搭配的菜,好让他改善一下生活。天凉了,我又找出衬衣、衬裤、棉背心、棉外罩、手套、帽子等,劝说了半天,他才接受。老周听说我有了孙辈,从内心为我高兴:“大哥,俺老家兴小孩生了十二天到主家贺喜,也不知道你这里的规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说着从兜里掏出二百元塞到我手里,我再三推说不能要,怎么说都谢绝不了他的诚心。
立冬后的一天,老周对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说:“老爷子,你站起来走两步?”“走两步?走两步就走两步!”说着,老周拉起他的右胳膊,旁边一位女护理轻轻一搀他的左臂,没想到他站了起来,然后,在他俩的搀扶下迈开了双腿,一步、两步、三步,一口气在走廊里走了十几米,他右腿有力,失去控制能力的左腿也离开了地面,不再拖沓,有了支撑力。父亲病后,不是卧床,就是被人抱来抱去,眼前的场面让人惊奇,我连呼:“哟!哟!哟!老爹,这简直不是你!简直不是你!”连忙掏出手机录下了这一幕。老周冲老人伸出了大拇指,他回敬道:“这里面有你八十的功劳!”他给我说要请老周吃顿饭,老周要回家了,给他买点东西。看得出来,老人的思维时常混乱,但老周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心里非常清楚,总是想表示感谢。
老周的侄子羡慕他的收入,吵着嚷着也要出来干护工。他对侄子说:“你能不能吃了这个苦,受了这份罪?你要是心思不在干活上,老惦记着钱,你干脆别干!”
十月中旬的一天,父亲突然精神不振,低头不语,饭量下降,医生会诊后说出现了二次脑梗,又一次被送进病房。在老年病科经过半个多月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医生建议继续做康复,谁料,刚到康复医院第二天,从血样化验结果中发现又患了心梗,120急救车赶忙为父亲转院,心脏造影检查显示,老人的降支近中段出现弥漫性病变,心血管堵塞严重,接着安装了两个支架。手术后,父亲的脸色红润了,房颤也没了,心情好多了,话也多了,又回到了康复护理中心。
父亲的记忆力相当好,即使患病后,过去的一些经历和事情他都能回忆出来。他和一位九十一岁的老者同住一个病房,老人早年从菏泽曹县粮食局离休,患脑瘫来济南治疗四年。我想起父亲的一位老战友,当年就转业到曹县粮食局,还干过一段领导。当我把这个情况告诉父亲时,他紧锁眉头,想了一会说:“噢!说得是你宋茂仁叔叔,对,是他,我们一块打篮球,后来他到下面的粮所干了所长,因为贪污粮食被判刑。”他的话我无法和神志不清的九旬老人对证,听说老人的二儿子顶替父亲也在粮所工作,我和他说起此事,他说:“对对对,这个人我听说过,大伙都叫他宋厂长。”毕竟大脑受了损伤,也不时地说一些匪夷所思的话,他平时对护工老周叫“周院长。”他住的医院位于天桥区,他非说这里属于高青县;他老说妹妹正在和护理院里的一位医生谈恋爱;我每次给他送饭,他就问我从济南来?安放心脏支架效果不错,准备转院,他高兴地问我:“回菏泽需要三个多小时吧?”老人祖籍是菏泽,叶落归根,他心里怀揣的还是故乡......心梗后的一天,我收到妹夫打来的电话,一听是父亲的声音:“曙光,我快不行了,我要走了,你妹妹已经去买处理后事的东西了......我不后悔,我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家庭......”我心里一阵发毛,妹父赶忙接过电话:“爸爸一直让给你打电话,说是给你快要出生的孙子起好了名字,谁知道他说了那样一通话,没事,没事,他挺好的,你放心吧!”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走进病房,他正在发牢*:“住了这么长时间的院,花了这么多钱,也总不见好,夜里还老尿床,我真是没用!”我笑着劝了他一番,看他还是老阴着脸就说:“好了,好了,别生气啦,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他两眼一亮:“什么好消息?”“你当上老祖了,你有重孙子啦!”“哎哟!是吗?真是太好了!太好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一拍大腿,差点从轮椅上要站起来,脸上笑开了花,两眼泛着光,说话也特别清晰。没等我把孩子出生的经过说完,他就急切地要我拨通叔叔、姑姑的电话,让老姊妹一起分享他的快乐:“我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要来,’是我和曙光、国萍向他们要来的......”老爹说得还真在理,若不是今年年初他亲自给孩子谈话,两个三十多岁的人光顾着玩,哪来的孩子?我把孩子的照片给他看,他不由自主地把手机屏幕贴在嘴唇上,亲吻着亲昵地叫着:“大孙子,大孙子!”
正要吃午饭,他突然说要再看一看小家伙的照片,我赶忙掏出手机,他边看边低声夸起孙子媳妇:“孙舒是个好孩子,他平时不多言多语,很有分寸。这次她很争气,给咱添了接班人,她是咱们家的大功臣......”
老人突然病倒,天天跑医院,打乱了日常生活节奏,身心顿感疲惫,最使我痛惜地是父亲身体一向还好,能吃能睡,生活自理,九月的第一天犹如一道生死分界线,瞬间一株大树倒塌,无情地玩弄着老人的命运,匆匆送上抢救台,让人痛心不及。
某日,一老友问,久日不见忙什么?我说在跑医院,他脱口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呵!”说完一直看着我,言外之意是说伺候时间长了,有你烦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回答。话是这么说,但人要有理性。不孝子女大有人在,但不是社会的主流,更多的人奉行孝道,服侍关爱老人,恪尽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同事王先生的老母没有工资收入,卧床了七年,所有花费由儿女负担,老王的收入比兄弟姐妹高,他就主动多承担,别人每周在医院值两天班,他说自己退休了,伺候老人是大事,每周固定三天用来照顾老人。
我敬佩老王的为人,用心做好每天该做的事,默默地承担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精心做好一天三餐,亲手喂进老人口中,看着老人脸上露出笑容,内心得到莫大安慰。庆辛父亲日夜有人护理,为我分担了许多,忙里偷闲,我还能读读书、看看报、作作文、临临帖,侍父自乐两不误,心里很充实。
持续的医疗和康复,祈盼老父好转......
(2919年11月29日)
【壹点号 周三读书会】出品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编辑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