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孔子(2)批林批孔运动的由来
2、郭沫若与秦始皇
1921年,郭沫若在《我国思想史上之澎湃城》中写道:“嬴秦焚书等于维苏勿喷火”,使得中国固有文化受到严重损失。这是郭沫若对秦始皇的最早评价。
郭沫若作于20年代的长诗《我想起了陈胜、吴广》:他们受不过秦始皇的压迫,在田间相约:“富贵毋得相忘!”“中国有四万万的人口,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三万二千万以上的农民, 他们的生活如今怎样? 朋友,我们现在请先说北方; 北方的农民实在是可怜万状!他们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有时候整村整落的逃荒。他们的住居是些败瓦颓墙,他们的儿女就和猪狗一样;他们吃的呢是草根和树皮,他们穿的呢是褴褛的衣裳。南方呢?南方虽然是人意差强,但是农村的凋敝触目神伤。长江以南的省区我几乎走遍,每个村落里,寻不出十年新造的民房! 农民生活为甚么惨到了这般模样? 朋友哟,这是我们中国出了无数的始皇!”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面对民主运动高涨,郭沫若、阳翰笙、夏衍等人的160余种剧本均被列入“取缔剧本一览表”,不准出版,不准演出。郭沫若的行动也受到特务的监视。他曾经说:“在重庆几年,完全是生活在庞大的集中营里,足不能出青木关一步。”(阳翰笙《郭沫若在重庆·序》)唐弢在《回忆·书简·散记》记载:“爱国同胞不断被无声手枪打死,民主报刊不断被无声手谕查禁。”
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撰文疾呼:“连话都不让老百姓说,那是很危险的事。”还对友人说:“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文禁愈严,总是灭亡之期愈近。”(潘孑农《〈屈原〉的演出及其他》)
程憬在中央大学《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了一篇《秦代政治之研究》,歌颂嬴政。郭沫若读了程文之后,完成了批判文章《吕不韦和秦王政的批判》。(《历史学家茶座》2009年第一辑孙言诚文)
郭沫若以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对立,揭示了民本主义和专制独裁的水火不容:吕氏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而秦始皇则是:“天下,一人之天下也,非天下之天下也。”他要一世至万世为君,使中国永远是嬴姓的中国。把天下视为一己之私,“不让任何人有说话的余地”,这就是秦始皇的统治术。“他的钳民之口,比他的前辈周厉王不知道还要厉害多少倍。”周厉王时还能道路以目,而秦始皇则斩尽*绝,连目也没有了。
郭沫若对于坑*儒生也是不赞同的:“吕氏门下的那批学者,可能是完全被消灭了。然而……人可以诛灭,真理总是烧不绝的。”“天下是一面大刑狱的网,所谓政事,除游观、建筑、南征北伐、东漕西转之外,似乎只有断狱了。”“像这样一位极端的秘密主义者,极权主义者,实行万世一系的人,当然反对君主虚位说,而对于禅让说,论理是尤当反对的。”“秦始皇也把先秦诸子的大部分综合了”,但他所综合的“多半是先行时代的残余渣滓。”郭沫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孔子以及儒家的“追随者”,因而对于孔子以及儒家的对立面批判的十分严重,如:墨子、韩非子、秦始皇等人。尤其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是被郭沫若痛批。郭沫若批判“普天之下大烧其书”:“这无论怎么说也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书是禁不完的,儒是坑不尽的,秦始皇是快死的。从左闾里已经有篝火起来了”(前引唐弢文)。郭沫若让戏里的主人公高渐离公然呵斥秦始皇:“如今天下的人都是和我通谋的,天下的人都愿意除掉你这个暴君,除掉你这个魔鬼。”
“ 据《史记.本纪》所载,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显然都很有缺陷。以下是尉缭所说的话:“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这所说的前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特别是“挚鸟膺”,现今医学上所说的鸡胸,是软骨症的一种特征。“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豺声”是表明有气管炎。软骨症患者,骨的发育反常,故而胸形鼻形都呈变异,而气管炎或气管枝炎是经常并发的。有这三种症状,可以下出软骨症的诊断。因为这生理上的缺陷,秦始皇在幼时一定是一位可怜的孩子,相当受了人的轻视。”
1935年郭沫若在《秦始皇将死》小说里写道:“我自己完全是一个有残疾的不值半文钱的庸人。我全靠我父亲的本领得到了秦人的基业,才做到了皇帝。我即王位的时候仅仅十三岁,不是有我父亲做了十几年的相邦,招集了天下的贤士,充足了秦国的兵食,我哪儿就能够兼并天下?但我叫我的父亲自己毒死了!” “唉,最该死的要算是我的焚书坑儒,我烧毁了百家的书,一次活埋了四百六十几个人,我想来统一思想,想使天下的人都对我心悦诚服,其实我真是一位大傻瓜。思想哪里是用暴力可以统一得起来的呢?”
在历史话剧《高渐离》中(1942年),秦始皇既猥琐好色又暴虐嗜*,他口出狂言:“我是上帝的化身,我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真人。”
1945年,郭沫若出版了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著作《十批判书》,在这部著作中,郭沫若提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史学思想,“合乎这种道理的便是善,反之则是恶。”郭沫若以此为基础,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批判,他认为,孔孟的思想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是善的。他对孔子的评价很高,说:”孔子的立场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的。“同时,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说成是“奴隶制的回光返照”。
1948年11月,郭沫若应中共中央邀请,从香港到解放区来共商开国大业。12月6日,他和翦伯赞等一行三十余人,抵达东北首府沈阳。郭沫若赋诗道:““我来仿佛归故乡,此日中行亦似狂。五十七年徒碌碌,八千里路甚堂堂。于今北国成灵琐,从此中华绝帝王。君候老妻我候少,今宵一梦谅无妨。”表示要“以*主席的意见为意见”。(1949年2月1日《东北日报》)
1956年他在校阅剧本《筑》时,特意说明他写这个剧本“存心用秦始皇来暗射蒋介石,因而对于秦始皇的处理很不公正。秦始皇是一位对民族发展有贡献的历史人物,蒋介石哪能和他比。”
1959年郭沫若在《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写道:“历史上有不少人物是应该肯定的。但其中有些人还受到歪曲,应该替他们翻案。殷纣王,秦始皇和最近正在讨论的曹操,都是。”“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杰出人物。”
郭沫若在60年代初期的《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表示: “以焚书而言,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然始皇焚书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其焚书最多者实为西楚霸王”,“何能归罪于始皇耶”?更为牵强的是,郭沫若还说“又始皇收天下之兵器,毁之以为钟锯,所收者乃铜而非铁。”“故始皇毁兵,在中国为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之过渡。且毁兵器而为钟锯,不更有偃武修文,卖刀买牛之意耶?”(《读〈随园诗话〉札记》一书在1961年正式结集出版前,其内容已先行连载于《人民日报》的副刊。)
1964年6月24日,*在接见外宾的谈话中说到:”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郭沫若写了一首诗《春雷》回应:“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