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虺”的字形演变
“虺”为形声字,右形左声。最初甲骨文字形时为“虫”字,形状像一条向上翘起尾巴的蛇,到了战国时期,给它加了一个声旁“兀”,演化成小篆字体。左边“兀”两腿直立,表示兀立之意,右边“虫”形盘旋。再后来,“虫”字中间封口,上部头部向下延伸,贯穿中间的“肚子”,下部放平,成了“虫”字。而兀的右腿伸长,向上包裹着了虫字。于是楷体字“虺”就这么出现了。
五、“虺”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虺蛇不敢居
湖西九岩为一峰题 其四
[明]陈献章
府教英灵在,虺蛇不敢居。
从来岩上月,只是照虚无。
虺蛇,原指毒蛇,这里指坏人、恶人。这是一首描写府教岩的题峰诗。作者,陈陈献章,明朝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人称白沙先生。全诗大意为:只要府教岩的英灵还存在,那些坏人就不敢往这里来,岩石上空的月亮,从来一直照进虚无之中。“不敢居”写出了府教英灵的震慑之意,“只是”写出了对月亮的不屑之感。诗人通过叙事、抒情,表达了对府教英灵的敬佩之情和对所谓的月亮之光芒的鄙视之意。
2.虺蔓相结蟠
草木杂咏五首·藤
[宋]宋祁
虺蔓相结蟠,虬梢互回屈。
纷若未契绳,繁如已纶綍。
峭格外圑阴,尤堪庇炎日。
虺蔓,指像蛇一样弯曲盘旋的藤蔓。蟠,屈曲,环绕。纶綍,皇帝的诏令。作者宋祁,字子京,安州安陆人,北宋文学家,官至工部尚书。因“红心枝头春意闹”走红,被称为“红杏尚书”。这是一首咏物(藤)诗,全诗大意为:像蛇身一样弯曲盘旋的藤蔓相互缠绕,像虬龙一样的末端又互相屈居环绕,纷乱如同未契合的绳子,繁杂堪比皇帝的诏令。站在园圃中的藤下感到格外阴凉,是因为它还能堪堪遮蔽住天上照射下来的炎热阳光。本诗既咏物又言志,通过对藤外形的描绘和功用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藤其貌不扬的形体和无私奉献的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