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运用
(一)找出下文中的插叙部分,并说说其作用。
你要好好的
晚自习下课后,我慢慢地收拾起东西,下楼,推车,学校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我故意留到最后走,是想一个人静一静。
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误会,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一时间,心里被这些烦恼充满了,堵得喘不过气来。
出校门口,迎面来了一个老师,应该是某个送学生下晚自习的主任吧。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老师再见",主任似乎略有惊讶:"哎!你好!"——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了。就在我经过他旁边的时候,他突然很亲切地说:"要好好的呀!"这样熟悉的话让还沉浸在烦恼之中的我产生了幻觉,仿佛那一刻,我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他的孩子。我心头一颤,忙回头想看清楚他是谁。昏黄的路灯下,他只留给我一个柔和而亲切的背影。
也许他只是看天色太晚,我一个女孩子又没有人结伴回家,有点担心,就关心了一下。但就是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让我感动到想流泪。
记得读幼儿园、小学时,学校离我家不远,我都是自己去学校。每天出门前,妈妈都会叮嘱一声:"要好好的呀!"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只当是"再见"之类的告别语,并无多少感觉。
到了这儿来上学,妈妈不在身边了,外婆在这里照顾我。由于我骑车技术较差,跑车又难控制。刚开学那一阵子,我三天两头出状况,外婆很放心不下,每天早上出门前也总叮咛一句:"路上小心,要好好的啊!"现在我自以为技术过硬了,就没把这句放在心上,有时甚至觉得烦。但外婆每天都不忘说这句话。
其实,家里最唠叨的人是爸爸。他有事没事都会打电话给我。有时实在没话讲,关心两句后竟然问我有没有事要跟他讲,每次我都绞尽脑汁找话题,痛苦得很,以至于后来听到电话响我就想躲起来。但是,我忘不了的是每次爸爸打电话给我最后一句都是:"在那边要好好的啊!"听到最后我都没感觉了,就三个字:真麻烦!
也许我就是这样,习惯了别人的关心,从而忘记了感动,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
到现在,我才明白,一句"要好好的啊",实在包含了太多。
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了。好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和人相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好好的",那点小矛盾、小误会、小摩擦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阵晚风吹来,我顿觉神清气爽,忙加快了速度,外婆一定还在灯下等我呢。
分析:
本文有两处插叙。
第二段是插叙,交待了自己"堵得喘不过气来"的原因是"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误会,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和情感的抒发作了铺垫。
"记得读幼儿园、小学时"到"真麻烦"是插叙,是在感动于老师的一句"要好好的呀"后引发的回忆。这些插叙交待了妈妈叮嘱的亲切,外婆叮咛的固执,爸爸唠叨的无趣,声声入耳,句句关情,"我"却"忘记了感动"。这些插叙与正文内容形成对比,作者的感悟才更加打动人心。
(二)分析《回报,其实很简单》原文,指出其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全文。
回报,其实很简单(原文)
去年的母亲节,中午放学,我照例坐在桌旁享受妈妈给我精心准备的饭菜。爸妈在那东一句西一句地聊天,聊着聊着,妈妈就说起了她同事一大早收到她儿子送花的事。我听了不以为然,反而笑话妈妈同事的儿子虚情假意。
我基础差,成绩一直不理想。妈妈很为我着急,经常到学校找老师。我有点过意不去,就暗下决心要把成绩提上去。今年寒假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我成绩有了大幅度提升。妈妈知道后,非常高兴,连连夸我懂事。
妈妈是会计,单位里事多。上星期因忙验收,妈妈接连加班三天,体力消耗很大。看着妈妈憔悴的样子,我再也不忍心挑食了。
今天一大早,我悄悄起床,自己弄了点快餐面吃完后,就骑上车向学校飞奔。 "卖花啊!卖花啊!小伙子,今天是母亲节,买朵花送给妈妈吧!"清早,一位卖花的妇女就在校门口张罗起了生意。可能因为怕迟到,我也就没在意,拼命地向教室奔。 来到教室,同学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几朵康乃馨放在桌前。
"哎呀!你怎么没点良心啊!今天是母亲节,你也不买点花送给妈妈?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回报?" "哪呀!要不是快迟到了,我早就拿花进来了!再说了放学买也不晚啊!"
终于挨到了放学,可是卖花的妇女早已经把花卖完了。可是我并不灰心,在街上不断地寻找着卖花的地方,然而所有的花早已被人抢购一空了。
"唉――早知道中午就买了。"我非常灰心,在街上慢慢地晃着。
"对了,我要给她一件比鲜花更好的东西。" 我心中一阵欣喜,骑上车向家中奔去。
"妈妈!我回来了,今天是母亲节,祝您节日快乐!"说完,我上前吻了母亲的脸颊。当我再看母亲时,她眼中的热泪已经流出。
"谢谢儿子,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原来,只要有心,只要动了真情,其实回报很简单。
分析:作者不分材料主次,一味地按照顺叙的方式来叙事,其结果是文章平铺直叙,结构松散,感染力不强。
回报,其实很简单(修改文)
"卖花啊!卖花啊!小伙子,今天是母亲节,买朵花送给妈妈吧!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一大早,在校门口,那位卖花的妇女就向我张罗起了生意。经她一提醒,我才恍然意识到今天是中国的洋节――母亲节。
我是粗放型的,向来不喜欢这些有情调的东西。我径直奔向教室,却感觉今天气氛有点异常,发现不少早读生的桌上都放着几朵康乃馨。 "哎呀!你怎么没点良心啊!今天是母亲节,你也不买花送给妈妈?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回报呀!"
回报?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忽然,脑海中浮现出去年母亲节的那一幕:"儿子,今天一大早我同事就收到了她儿子送的一束花,那花真香啊!"我刚坐在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妈妈就说开了。"要花干嘛呀!又不能吃,那小子真不知好歹,就知道浪费钱……"(真实地再现"我"的无知)"臭小子,连话都不会说……"还没等我说完,爸爸就将我的话打断,转头发现妈妈只在低头吃饭,没有再说什么。(形象地表现妈妈的失望)
噢,我明白了,妈妈也想我买花送给她,我恍然大悟。
对了!我也要买花,让妈妈高兴一下。
终于挨到了放学,可卖花的妇女早已经收摊了。我并不灰心,在街上不断地寻找,可几乎所有卖花的地方都被人抢购一空了。
唉――这可怎么办呢?我抓耳挠腮,漫无目的地寻找着,就是想不出好办法。除了花,妈妈还想要什么呢?噢?上一次月考我考了前四名,她欣慰了好多天;前几天我帮她做家务,她也很高兴,难道......对了,我要送她一件更好的东西,想到这,心中一阵欣喜。
"妈妈!我回来了,祝您节日快乐!"我上前亲吻了妈妈的脸颊。妈妈的眼圈红了。
"谢谢儿子,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母亲笑了,一朵红云爬上了妈妈那有点苍白的脸颊。
原来,只要用心,只要动真情,回报其实很简单。
分析:
本文围绕为妈妈买花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情节,将原因、经过、结果描写得具体、生动而感人。我为什么要为妈妈买花?文章用插叙说明了原因。放学后去买花却买不到花,为什么想到要送妈妈一个特殊的礼物?还是用插叙说明了原因。插叙不但补充了材料,丰富了内容,而且使结构错落有致,行文富有变化。
四、总结
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插叙的内容,只是和原来的叙述相关但不能相连,相连就成了倒叙。插叙不是叙述的中心,只是为中心服务的一个片断。插叙前后,要界线分明,衔接自然。
五、练习
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运用插叙,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