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一家亲观后感怎么写,兄弟姐妹亲情文案高级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1:51:36

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矛盾文学奖作品《李自成》这本书,是该写一下读书心得了。自己读的时候,零零散散,断断续续,囫囵吞枣,再回忆一遍,很难再记清楚书中细节。因此,只能大体写一下心得了。

总体这本书可读性很强,涉及大量人物和事件,情节连贯紧凑,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记不清人物生平了,百度一下吧:李自成,1606年出生于陕西米脂,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1644年,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

李自成能够从一个放羊娃一步步成为农民军起义领袖,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在高迎祥手下做闯将时,他作战勇猛,受人拥护。高迎祥战败被*,李自成顺利接位李闯王。这时的李自成,爱护兵卒,礼贤下士,广纳谏言。在明军的一次次围困进攻下,一次次被打散又复燃壮大。最惨的一次,崇祯十年(1637年)潼关之战,李自成大军几乎全军覆灭,仅剩十八骑狼狈逃入陕西南部的商洛山。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一次次死灰复燃,一步步的发展壮大。一是因为明朝的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再加上崇祯帝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优柔寡断。二是因为天灾人祸,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三是在于李自成的部队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人人都有一种*不死战不败的精神,像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这时的李自成,做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怎么管好自己的队伍?一是大打亲情牌,异性兄弟姐妹一家亲。二是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推翻明朝统治,不再受剥削压迫。三是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李自成大义灭亲,挥泪斩堂弟李洪恩。

李自成在北京坐了42天皇帝,这42天的时间,李自成高高在上,耳目闭塞,不解民情,不解民意,不听民声。手下的官员只会趋炎附势,拍须溜马,阿谀奉承。这时的李自成,纵容手下奸淫敛财,不管人民死活,民怨沸腾,他忘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军师宋献策和李岩曾建议在中原站稳根基,设官理政,恢复农梓。又反复劝阻李自成暂缓北上攻打北京和山海关,李自成却一意孤行,悬军深入,造成农民军的大溃败。

李自成一步步走来,和一个为政一方官员一般。一开始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吃苦耐劳。体恤民情,情系人民。随着官位的一步步高升,高高在上,刚愎自用,再也听不得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只顾贪图享乐,再也吃不下粗茶谈饭,再也下不得田间地头,再也看不起劳苦大众。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终日沉迷于钱财和女色,贪污腐化,最终落个铃铛入狱,身败名裂。

从李自成身上,我学到了不少,没有白读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