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 [1] 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庄王打算讨伐陈国,一边做准备,一边派人去陈国察看虚实。
不久,侦察人员回来禀报说:“现在恐怕不能伐陈!”
楚庄王问:“为什么?”
侦察的人回答说:“我看见陈国的城墙修得很高,护城河也挖得很深,再加上陈国的仓库里又积蓄了很多的粮食和财物。如果我军此时出兵,恐怕一时很难取胜!”
“那……该怎么办呢?”楚庄王看了看大臣们,问,“是不是停止伐陈?你们说呢?”
大臣宁国想了想,说:“不,照这样说来,我军完全可以一举拿下陈国。”
“为什么?根据现在侦察到的情况来看,陈国的防备力量很强,加上储备又足,我军确实一时难以得手。”楚庄王有些不相信他的话。
“陈国只是一个小国,但是其蓄积的粮食和财物却那么多,这说明它的赋税很繁重,那么老百姓就会怨恨国君了。城墙修得那么高,护城河挖得那么深,那么民力就会凋敝了。如果我们现在起兵伐陈的话,陈国唾手可得。”宁国胸有成竹回答道。
“嗯,很有道理,马上出兵!”楚庄王高兴地同意了宁国的意见。
果然不出宁国所料,陈国的老百姓早就怨恨陈国国君的横征暴敛了,楚国大军一到,都无心抵抗,一战即溃,楚军大获全胜。
(《似顺论·似顺》)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表面上似乎悖理,但其实是合理的,也有许多事情表面似乎合理,其实是悖理的。白天到了最长的时候就要反过来变短,而到了最短的时候又会 反过来变长,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有人知道表面合理的东西其实悖理,表面悖理的东西其实合理的道理,那他就深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了。宁国正是这样的 人,他善于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陈国表面的繁荣富强看到了其掩盖的种种弊病,这样的洞察远非一般人所及,真是所谓的“见一叶落而知天 下秋”。所以,我们认识事物,只有从事物的联系、发展和转化入手,深入地进行分析,才能获得合乎实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