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龙潭位于长城岭之龙王崖村西。此潭曾是龙王崖之下的天然石潭,共有三个。据说,三个石潭形如铁锅、状似瓷坛,清澈,幽深,当地人称为“三龙潭”或“龙潭”。上世纪五十年代兴修水利时,在此处筑土坝蓄水,始称“三龙潭水库”。二十年后,为增加水库容量,改土坝为石坝,提升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同时,传唐代黄巢曾率军在此驻扎过,遂易名“黄巢水库”,而龙潭湮没于水库坝下。
黄路泉位于长城岭之黄路泉村西。黄路,黄巢之路。传,黄巢与官军交战时,曾由此至交战顶。而泉也因此而名。今之黄路泉,自和尚帽山东麓之岩洞出,先汇于长方形水池,后沿输水管道流入各家各户,供全村人饮用。而泉池虽被水泥板棚盖,但盛水季节,仍溢出泉池,顺山势漫流于石坝水塘,从而使水塘芦苇丛生,沟渠纵横。
独孤泉列明、清济南七十二名泉,收录于晚清郝植恭之《七十二泉记》,今况不明。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称其“在天麻岭下,北流入锦阳川”。天麻岭,位于窝铺峪刘家峪村之东南,因岭上广种天麻而名。明代诗人晏璧于永乐年间出任山东按察司佥事时,以名泉而诗,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吟咏其曰: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传姓独孤。
药岭茏葱含紫翠,清流岂受俗尘污。
水帘洞泉位于李家塘峪簸箕掌之村东,梯子山之西北山涧。此涧为泰山花岗岩石坍塌而成,洞亦为岩石坍塌而搭架,深七八米,高、宽各约三米。泉水自洞底深处涌出,于洞口汇合而顺势流下,穿山涧石拱小桥而从岩石顶端跌落,形成水帘,从而构成“水帘洞”之奇妙景观,为济南第一大瀑布群。此泉周围,岩崖峭拔,怪石嶙峋,花木丛生,林茂谷幽,现已建成国家级4A景区。
龙门泉位于李家塘峪之龙门村东,金《名泉碑》、清《七十二泉记》均有着录。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称龙门泉“在神通寺东,流入锦阳川”,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亦称其“在神通寺龙门泉东”。此泉源于石洞,洞口形如大门半掩。传,洞内藏有龙状巨石,泉亦因此而名。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泉水充沛、饱满、旺盛,致泉池“广数亩”,人称“龙门湾”。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兴修水利时,在泉北筑坝蓄水,建龙门水库,此泉湮于水库中。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吟咏其曰:
西望龙门海藏通,香泉一脉透齐东。
桃花浪暖春三月,鹍化鹏程九万风。
枪杆泉位于李家塘峪之桃科村。此泉源于岩壁石洞,水自洞中出,经泉池而注入桃科水库。此处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泉水四季涌流,清《历城县志》称其“泉飞滋圃,为龙门诸泉之冠”。传,南宋民族英雄辛弃疾,深夜单枪匹马追*叛徒义端,至桃科村南,天亮日出,口干舌燥,人困马乏,辛弃疾遍处寻水不见,情急之中,举枪插向岩壁,等拔出枪时,岩壁现一洞穴,涌出一股清泉,因而后人称此泉为“枪杆泉”。
染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著录。元《齐乘》称其处于“龙门东”,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称其“在神通寺东,流入锦阳川”,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其“在神通寺龙门泉东”。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吟咏其曰:
柳子当年记染溪,别分一派出东齐。
忆从濯锦江边过,风漾晴澜五色迷。
试茶泉位于袁洪峪口西,茶臼河崖之东壁。袁洪峪,因寺而名。清乾隆《历城县志》载袁洪峪“在袁洪谷北,赵官峪、袁洪峪南,内有清流”。传,隋唐时期,山东佛教盛行,袁洪在此修建一寺,后人称“袁洪寺”,其所在山峪亦称袁洪峪。原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在此兴建别墅,但袁洪寺于明洪武年间,与神通寺一道被毁,只存遗迹。峪内林荟苍郁,泉水众多,享有“泉源遍谷,有万壑争流之慨”之美誉,被称为济南“南部泉都”。而试茶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均有着录,称“其流飞泻,入茶臼河”,列清郝植恭为七十二名泉,是为茶臼河的源头之一。清代诗人、《趵突泉志》的作者任弘远称,春茶既成,以此泉试之,色味鲜美,入吴兴徐献忠之《水品》,并赞此泉:
清清一派水澄鲜,中冷南陵恐未然。
不有吴兴曾瀹茗,谁知空谷有甘泉。
除试茶泉外,苦苣泉、避暑泉、琴泉、韵泉等,金代《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著录,是为济南名泉。而苦苣泉,古名莴苣泉。传,黄巢驻军长城岭时,其女苦苣亦在其中。黄巢兵败后,苦苣率残兵继续在此山区抵抗,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苦苣亦撞崖而亡,但其撞崖处,旋即汩汩流出一眼清泉,于是后人称此泉为“苦苣”。虽然,此泉冠以“苦”字,但水质甘美,泡茶醇香,因而晏璧诗写莴苣泉,言其寒苦而有操守,有如唐代诗人刘言史之“素坚冰蘖心,洁持保贤贞”:
泉名莴苣一河清,万事咸由清苦成。
寤寐不忘冰蘖操,菜根咬得见高情。
而琴泉因泉声夜滴,如有琴韵而名,列清代郝植恭之七十二名泉。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载其“泉声夜滴如理丝桐”。清代诗人王初桐吟咏其曰:
苦洪峪口白云深,试听琴泉泉似琴。
何必思贤寻旧谱,高山流水有清音。
冰冰泉位于齐城峪之冬冻台村,明崇祯、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均有记载,列清郝植恭之七十二名泉。齐城峪,清乾隆《历城县志》载其“在柳埠南,逶迄三十余里,名胜殊多”。而冰冰泉“在泰阴秋千台,山高阴寒,冰积如陵,故亦名冰冰台。相传岱北有顽冰,即此。其冰,立夏始解。北经龙峡,入茶臼河”。秋千台,齐城峪之最高山,而茶臼河“在齐城峪中,源出袁洪峪及冰冰台,北流入锦阳川”。
卧龙池古称龙居泉,位于齐城峪之里、外卧龙池村,因地处东西横亘、形似卧龙之山梁而名,元《齐乘》称其在“长城岭西”,道光《济南府志》载其“在长城岭下”,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称其“在长城岭西北,茶臼河上流”,列金、明七十二泉。此泉为天然泉池,其中位于卧龙岗之南泉池,当地人称外卧龙池,位于卧龙岗之北泉池,当地人称里卧龙池。而卧龙池村也因此分为里、外卧龙池村。卧龙池,面积亩余,常年不涸,虽然平时涓涓细流,但雨季开泉后,腾突喷涌,是为齐城峪河水之源。晏璧诗写卧龙池,称其寒月当空,冷光映照时,细流涓涓,无声地流出池塘,流向山溪:
东望扶桑海岱连,澄潭月冷水涓涓。
钓竿一拂珊瑚树,惊起潭心龙夜眠。
泥淤泉古称印度泉,位于阎家峪之泥淤泉村。此泉因村之古名“印度”而名,又因常被山洪所冲,泥沙淤塞而名,其所在之村亦随泉名改泥淤泉村。明崇祯、乾隆《历城县志》、道光《济南府志》载其“在梨峪庞家庄”。梨峪,乾隆《历城县志》载其“在柳埠西南,两山一水,延袤三十里,南抵长城”,称在梨峪之阎家河,“源出印度泉,流入锦阳川”。今之泉池,有泉三眼,相距不足五米,呈“品”字形布局,其泉之主源,池深十米左右,底部向北斜下有洞,深不可测,传与海底相通,故又俗称“海眼”。泉旁有一株古槐,当地人称之为“唐槐”。
突泉古名都泉,位于锦阳川西段北岸之突泉村,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著录,列济南新七十二名泉。清郝植恭之《七十二泉记》称“都泉在中宫,为岱北诸泉之总聚也,水之所聚,曰‘都’”。当地村民称,泉水从地下涌出,成凸起状,故名“突泉”。此泉清澈甘甜,由地下涌出,经池壁石洞暗流,又注明渠西流,形成溪抱渠绕之势,汇入锦阳川,因而古时曾称此村为“溪抱村”,清乾隆《历城县志》称其“在中宫东南皇姑寺溪抱村,流为岱北诸泉之总”。其中,皇姑寺不可考,但泉边曾建有唐代皇姑庵,庵内曾建有石塔一座,俗称龙虎塔,又称小唐塔,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迁至四门塔景区。此村水绕农舍、溪水柳岸,深受清代山东历城诗人朱倬喜爱,用近乎白描手法,以二十八个字而勾勒出一个风景如画的泉村形象:
稻池林壑太幽偏,柳埠人家近市廛。
最是都泉好风景,山花如绣锦阳川。
而其七律《都泉僧舍》,着墨居山临泉,诗写皇姑庵空阔、奇妙、充满生机的景象:
一龛灯水惬幽偏,鸭脚林中屋数橼。
村叟有时来问字,山僧终日不谈禅。
香炉侧柏烟相续,茗碗连翘叶自煎。
辛苦半生耽此味,岩栖便拟送流年。
最是都泉好风景,山花如绣锦阳川。
除上述之泉外,锦阳川之安子峪口的安子沟泉,四季长流;跑马岭之石窑泉,常流不竭;涌泉庵遗址的涌泉,瀑布飞悬,流入锦阳川;东岸的醴泉,晏璧赞其“历下泉如竹叶清”;传说与东海相通的锡杖泉,曾流出过海螺壳;四门塔滴水峪的神异泉,传朗公禅师至此,闻地下有水声而命人掘出;明、清《历城县志》称“在黑牛寨前黄尖下”的苦梨泉,“流经罗伽峪,入云河”……而因了如此众多的山泉,锦阳川才有了云林竞疏柳、霞彩映晴川的壮美风景,才有了清代诗人谢阡意境深邃、画意甚浓的《秋晚过玉水》:
一段天然画,晴寒眼倍明。
悬崖临玉水,远岸耸齐城。
潦尽舆梁便,风回雁阵惊。
印须欣即见,刻烛续诗盟。
【作者简介】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校园散文诗协会理事、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院第十六届中青年散文作家班学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作品集、编著《历代诗人咏历城》。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