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有篇短文,叫《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要求续写,而且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写过了。有几位家长把孩子的作品发给我看。
我这人向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优点需要表扬,坏毛病也不能惯着。今天,就来说说大部分孩子写作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责任倒不全是因为孩子),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看看。
问题一:过于和“胡子”纠缠这不是孩子第一次续写,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不过,我们的孩子,续写故事真的太喜欢“直来直去”了。
只要是作文,言必称“胡子”,好像胡子才是我们这次续写的主体。我们忘了,胡子是属于胡萝卜先生的,而胡萝卜先生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续写的是有一定寓意的和胡萝卜先生有关的故事,其次才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这其实是思维方式和习惯的问题,在三年级学生中尤其普遍,他们正处于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向逻辑思维转型的阶段,很多孩子还不能适应这种转变。家长们要重视起来,具体到这篇作文,可以尝试着去问孩子几个问题:
胡萝卜先生还有什么特点?
还有什么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帮不上忙,甚至好心办坏事的?
类似的问题,要多问,少启发,不用刻意引导,我说了,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要鼓励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表达就够了。
问题二:过于执着于胡子的积极意义这才是我写本文的目的。我发现孩子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也有老师引导的因素在内——无一例外,都是写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又帮助了那些人。
初看,很积极,很正能量,可是细想的话,问题大了。
我们可以想想,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么来的?是因为胡萝卜先生的“不拘小节”,疏忽所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胡萝卜先生的毛病,或者说“污点”所在。这原本是不应该被鼓励和提倡的。
这就好比我们的某些喜剧小品,拿某些人的身体缺陷取乐,反倒赋予了它积极的意义。这是正常的吗?
再者说,在阴差阳错,或者说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胡萝卜先生凭借自己的胡子,帮助了许多人,但这是“胡子该*事吗?”这就等于告诉孩子,有的时候,你的坏习惯,是可以帮到别人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应该这么引导孩子吗?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一篇范文了,哪怕这个范文,在某些老师眼里,是没那么正能量,得不了高分的。
续写范文(约600字)这一路上,胡萝卜先生(确切地说,应该是他的胡子),又帮助了很多人。
它帮助小猫钓鱼;
帮助喜鹊搭窝;
甚至还帮助一位漂亮的妈妈织毛衣……
胡子越长,他帮助的人就越多。
被胡萝卜先生帮助过的人,无一例外都对他表示了感谢:
“谢谢胡萝卜先生。”
“谢谢您的胡子。”
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人们看见胡萝卜先生,就开始欢呼:“胡子,胡子!”
胡萝卜先生一直沉浸在这些溢美之词之中,逐渐有些飘飘然了,“原来我的胡子,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到了家门口的时候,胡萝卜先生都要喊出声来了:“孩子们,你们的胡子回来了。”
不过,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并没有回来,它一直徘徊在家门外,不肯进去:它也有些飘飘然了。
睡觉的时候,胡萝卜先生又喂了他的胡子很多果酱,并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刮胡子了。然后,他抱着自己的胡子美美地睡了。
第二天,胡萝卜先生被一阵阵鸣笛吵醒了。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胡萝卜先生茫然四顾,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眼前什么都看不到,除了他的胡子。
“爸爸,爸爸,快帮帮我,我在你的胡子下边呢!”
胡萝卜先生挣扎了几下,发现自己起不来了,于是拼命扯了扯自己的胡子,孩子终于从胡子缝中露出小脑袋来了。
“孩子,你身量小,快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孩子踉踉跄跄地爬出去,又踉踉跄跄地爬回来了:“爸爸,胡子,胡子把路都堵上了。”
胡萝卜先生盯着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许久才长叹一声:“胡子,原本就是胡子啊!”
自此,这个城市的文明公约又加了一条:成年男子,每天都要刮胡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