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蓝橡树”专栏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发布的一篇文章《“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资深教师的一句话, 撕开应试教育的遮羞布》,既震撼,又惭愧。震撼的是,终于有人撕开了这块遮羞布;惭愧的是,我作为一个30年教龄的老教师,我就是这个“坟墓”的掘墓人之一。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部分摘录:
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再到现在的“马斯克之问”,无一例外,都在逼问着我们——“中国的教育出什么问题了?”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就曾痛心疾首地说:“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却显得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我实在心痛。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只能做一些技术活。”
为什么中国孩子可以在各类知识竞赛中拔得头筹,却很难在研究领域里有所建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雄曾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他表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让孩子们从小就失去想象,失去创新的兴趣。
印度和中国一样,过去20年发展迅猛。但不同于中国人擅长当技术人才,印度更盛产高管。全球500强中,有30%的CEO来自印度。原因在于他们擅长在不规则中发挥管理才能。
印度的学生自带“反骨”,他们不接受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只要发现了不认同的东西,立刻就会在课堂上当面和老师辩论,挑战老师。
印度的课堂里,老师只充当引导者,相反,他们不拘泥于强调标准答案,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展个体思考,在讨论中去学习。他们认为“不被挑战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教育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让他觉得口渴。当一个老师的观点被挑战时,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中国科学报》曾经发文质问:“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
其实何止研究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职场上,最头痛的就是“没人问问题”。时常台上的人对着PPT一通输出,讲完以后满怀期待地询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台下鸦雀无声,一片死寂。“看起来好像都懂了,但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没有问题’。”
提不出问题,代表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只是全盘接纳,并无吸收内化出自己的见解。
文章的最后,是推荐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作者也仅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作者建议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中,把批判性思维领域中常用的5个问题,在日常交流中用起来:(1)是事实还是观点?(2)是真的吗?(3)符合常识和逻辑吗?(4)你的观点是什么?(5)还有其他相反的意见和可能性吗?这些和孩子谈话的技巧,和我在《正面管教》系列书里看到了的,极其相似。也就是说,要站在“平等、尊重、爱心”的基础上和孩子对话,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不是仅仅给他一个答案。
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和同事谈到的一件事。隔壁班的一个学生,极度叛逆:厌学,违反纪律,离不开手机,讨厌他妈妈……几乎是凡是学校和家长要求做的,他都反对。问及原因,原来都是他妈妈包办惹的祸。孩子父亲做大生意,很忙,平时里无暇顾及家庭孩子。于是妈妈就辞职做了全职主妇,照顾家里的一切。从幼儿园开始,都不要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只管读书。家里的任何事情,妈妈都替孩子做好了。连书包、文具等,妈妈都帮着整理好。小学初中孩子都是走读,妈妈每天接送上下学。据妈妈说,很乖,成绩也还好,没有发现什么“不听话的事情”。现在,孩子上高中了,开始住校。仿佛一下子就“不听话”了,厌学了,书桌乱糟糟,上课找不到资料,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会收拾自己的内务……我听完同事的介绍,我就想起了那个曾经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劝退的学生:无法按时起床,不知道鸡蛋要剥了壳吃,天气冷暖不知道添减衣服,不和同学交流……今天隔壁班的学生,就是这个生活被母亲包办、只管读书的“学霸”的翻版:读书考试的机器,生活处事的弱智。
当然,这个好像和今天的话题“教室里沉默的孩子”有点相左,其实是一致的。家庭包办制下生活的孩子,得到的,永远只是“是什么”,他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去知道“为什么”。当他到了教室,到了课堂上,他的惯性思维也是在等待“是什么”。而我们的老师,要教给孩子的,很多也只是“是什么”,很少问孩子“为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出不了大师,中国的学霸、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只能因循做“技术活”而最后“泯然众人矣”,原因是老师没有教好吗?教师只是教育教学的最终执行者,他们只是水手,他们接收、操作的,是舵手的命令。问题的根,不在老师。那么,根在哪里呢?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老百姓采取的大多是愚民统治。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他还说,对待人民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说白了,老百姓聪明了,不好管理,老百姓越愚笨,越好统治。历朝历代的文字狱,表面上看是对知识分子的打击,其实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对男子要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对女子要求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都是对人性的禁锢。要求人“服从”。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听话”。既然统治者要求老百姓做个“听话”的百姓,那么老百姓自然就要求自家的娃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听话”是唯一的标准。听话就是守规矩,守了规矩,很可能你就跳不出“规矩”这个框框了。“直线”思维成惯性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跳跃式”思维,“跳崖式”思维等等,可能就没有了。这就是根之一: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
另一个根,可能还是在考试这个指挥棒上。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不教,不学。中考考体育,于是每天下午都在训练。高考不考体育了,高中的体育课都放羊了。素质教育,可能永远停留在初中以下了——上了初中,就要为中考高考做准备了。什么琴棋书画的爱好,通通束之高阁。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目前还是只在分数上——因为分数这个评价体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直观最及时的。你说你孩子的综合素质有多好,怎么评价最客观?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养成,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里客观地评价。只有分数,分数,分数,简单暴力。于是,有的学校,小学生都要上晚自习,作业做到晚上10点还做不完。而所做的作业呢,也只是一些知识性内容的简单机械的重复。当然,也不能全怪老师怪校长,教育局就是这样考的。一张试卷,考的就是知识性的内容,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于是,每学期结束了,学校的喜报就出来:小学几年级在区里市里考试中,拿到了第一名,超第二名多少多少分。课堂上,老师就灌,学生就张嘴接。至于孩子们想知道的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老师根本就不给机会问——因为那些不考试。
那么,考试的试卷试题能让孩子们发挥一下吗?很遗憾,基本没有。中考,以前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这几年中考改革后,可能要稍微好点。一个初中两年半都没有认真学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认真学一个学期,甚至两三个月,中考分数能涨两三百分。中考复习班的学生,入学三百分左右,经过“初四”一年的学习,也能考到五六百多。这就是初中语文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去背文言文翻译,去背作文的原因啊。这些“提分”快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考试分数立马陡然下降。究其原因,除去高中课程难度增加外,高中“学什么不考什么”的方式(课内学方法,解决课外问题),才是家长们困惑孩子分数下降的原因。
高考的试卷里,能够让学生自由表达的,除作文外,基本没有。以前老高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6题,偶尔还问问“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感受”,现在新高考把论述类和实用类整合成信息类文本阅读后,第5题基本上就是概括类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老高考偶尔还有开放性较大的问题,现在也基本囿于文本了。新高考16题老高考15题古诗鉴赏主观题,以前是锁定考点,现在活泛了,不再直白地问考点了,而问评论类“情趣、情调”等很宽泛的问题。但是答案还是在诗歌内,学生基本没有发挥自己观点的余地。作文是最能调动学生积累的考试题。但是,也基本上在“丰富,有文采”上有所拓展,而“创新、深刻”的点上,还是少有突破。主题上,歌功颂德、积极向上的多,批判批评反思回顾的,少得可怜。
综上所述,要彻底改变“教室沉默的孩子”现状,只有彻底改革考试制度,假以时日,引导和改革国民教育理念,教会家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改善“坟墓一样的班级”现状,才能有积极反思的课堂教学,才能有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中国国民。
原创 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