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无能:未能做到。
自道:理解成“道自”会更舒服,子贡的意思是,这是老师在评价自己啊。
夫子说:“君子所遵循的三个原则,我都没有做到:仁人不忧,智者不惑,勇士无惧。”子贡说:“夫子说的就是自己。”
《论语•子罕篇》中也有类似的言论,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本章句的次序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于说“仁者不忧”和“知者不惑”两句前后秩序不同。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说的是对社会人的要求,这个人可以是君子,这个人也不一定是君子。但在本章句中孔子强调的是;这个标准是对君子的要求,一个君子,你就应该在这三个方面修行:“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样的话,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你才能为天下更多的人服务!
“君子道者三”的“道”在中国古代儒学中,“人道”与“天道”相对应。郑国的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迩”就是近的意思。(天道很远,人道很近,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如何能知道呢?)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是人的良心,义是人的正路。)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成了后来人们必须遵循的人道。
“道”是本体,“德”是现象,“用”是指作用。德者,得也。一个人能顺道而为,就是有德。如果天道是高于现实的信仰,那么人道就是现实中做人的准则。如医者见死不救,这是不人道的行为;又如小日本在南京展开的大屠*,这更是惨无人道的行为。
孔子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孔子说:“立志于道,据守在德,以仁为依托做事,以六艺为修养来陶冶情操。”)
然而有一天,在课堂上,面对很多的学生,他老人家感叹道;君子的标准有三个!这三个,我一个都没有做到啊。
也许有人一听孔子这话,认为孔子这个万世师表的名头得改改了,这三条都没有做到,怎么成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的啊?孔子说这话是谦虚过度了,还是他真的没做到啊?君子之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往下看。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儒家的“三达德。”但这里,孔子调整一下次序,就变成了君子之道。其实,儒家文化就是培养君子的文化,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是“知”、“仁”、“勇”,修身方式是“好学”、“力行”、“知耻”。具体怎么链接的啊?那就是《中庸》记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仁”是“君子道”的核心。我们先来看“仁者不忧”。在《论语•颜渊篇》中,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曰:“不忧愁,不畏惧,做到这些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可以畏惧的呢?”)
我们看,君子的概念包含不忧和不惧的。“不忧”当属仁者,“不惧”当属勇者。一个君子包含了“仁者”和“勇者”这两个内容的。当然了,君子之道也包括“智者”这一内容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又问智。孔子回答:“善于识别人。”)
一个仁者,就是爱人,在爱护自己的时候,也能爱天下的生命,包括动物和植物!这就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力量。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忧”了!
人的“忧”是怎么来的啊?受到各种*的诱惑,产生了妄想、执着、分别之心。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忧”就来了,“忧”通常是因为人心有挂碍,为自己而“忧”。忧什么呢?成败,得失,名闻利养等等。忧愁的人大多都是天天想着自己得失的人,不工作还想要回报的人。
一个人如何做到“不忧”啊?关键是得自我反省——“内省不疚”,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愧疚感!这就是儒家的功夫。一个人关注自己越多,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多做为别人,为社会服务的事儿,你的内疚之心才会逐渐减少!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出发点是利己利他利天下,这样呢,自己做了也很开心,因为做事利于自己啊;其次,你还能利于别人,别人也会开心的;最后还能让天下人受益,这就是仁者不忧。
现在仔细想起来,清朝文学家、道光帝钦差大臣林则徐去虎门销烟。当时全国上下从清朝宫廷到地方,都在吸食鸦片,吸食鸦片者一个个跟病秧子似的。这时候禁烟,该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啊!但林则徐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利于国家,即使是千难万险,也是在所不惜的!所以他当机立断,缴获的鸦片在广州虎门立即烧掉。当一个人不为自己的名利忧愁的时候,你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你是忧国忧民,这就是仁者,忧国忧民忧天下是仁者的常态。
我们看来,“仁者不忧”是不为名闻利养忧愁的,仁者忧的是天下!天下百姓的疾苦,国家社稷的安危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春秋末期社会,诸侯王之间是争王争霸,谁在乎百姓的死活啊?孔子提出“仁”的概念,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出发点是大公无私,为的是天下百姓。这么说的话,孔子就是一个仁者。
最佩服孔子的是,明明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但就是诸侯王忙着争权夺利,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置人民生死于不顾,都不愿意接受孔子的思想,但孔子也不执着,而是在68岁之后,整理中华文化典籍,教书育人,通过教化三千弟子,成就七十二贤,让自己的思想传承下来,以待后世明君能够采用自己的主张,福祉后人。仁者对于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即使是自己不能主导,也能坦然处之。
我们再来看“知者不惑。”“知者”的“知”通假“智”字,上边是个“知”字,下边是个“日”字,说简单点,“智”就是知道太阳,引申为知道天地运行的规律,知道日月星辰的变化;什么事都能想得通的人才是智者。一个对于世界已经明了的人,还有什么让他迷惑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公式:不惑≈智者。
《旧唐书》记载:“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意思是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
如果说房玄龄比较聪明,杜如晦比较有决断能力。一个人既聪明又有决断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聪明不等于智慧。“智”是懂得天地变化的规律,“慧” 字的上面是双丰收,中间是扫除的“扫”字半边,下面是心字,意思是一个人扫除内心的妄念,继续努力,才能获得双丰收。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不是处处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你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智者不惑”,是因为你知道规律,你懂得了因果,遇到什么事情,你也不会迷惑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人为什么会迷惑、疑惑啊?一是对世界规律认识不够;二呢,没有决断的能力。譬如周口2020年“一峰•梦想城”杯主持人、形象使者大奖赛,这活动好不好啊?为周口广播电视台选拔优秀主持人,当然好啦!我张一鸣本来就不会说普通话,我再想参加,也不可能入围啊!因为人家选的是广播电视的主持人啊!主持人入围的门槛自然是标准的普通话!我知道自己的劣势,所以我坚决不报名,这就是我不迷惑啊。如果我太想当广播电视的节目主持人,也给自己报名,这就是我迷惑了!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需要有两点,一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二呢,具备一定的决断能力。前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一个文化研究会,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给他们策划未来发展的走向,他们高层的一些人都知道方向是对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小九九,他们相信我的建议,就是不落实,相信了,还不去实施,这不是迷惑,不是疑惑,这是什么啊?
俗话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看,智者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孔子在这里说自己,还没有达到智者的地步,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有失误的时候,最妙的就是孔子遇到了错误,立即改正,而不是像一些人一样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第三是“勇者不惧”。“惧”是害怕、恐惧、畏惧的意思。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这就是真正的“勇”。
“勇”跟一个人的意志有关。人做事的过程中,你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就会有各种阻碍,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勇敢地坚持下来,你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想起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他老人家,当时被俘之后,受尽了各种酷刑与折磨,但他就是意志坚定,直到最后被*害,依旧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试想,一个人连生死都已经放下来,还有什么事情值得害怕、恐惧呢?
“勇”,这里指见义而为的“勇”。一个人为了正义事业而勇敢无畏的人,值得鼓励,值得肯定。一个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无所畏惧,这叫“匹夫之勇”是个愣头青,事情反而做不好。
老师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道这三点,我没有做到啊!
看着课堂下面的同学都不说话,这时候,对孔子之道开悟比较早的子贡同学站起来了,他诚恳地说:“夫子自道也。”
在这里,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的意思是;孔子老人家这三方面他都做到了。子贡和子路、颜回等一样,是跟着老师比较早的弟子,对老师是最为熟悉。孔子去世后,别的弟子守孝三年,子贡为老师守孝六年!可见,子贡对老师的感情也很深。
“仁者不忧”说白了,就是不为自己的名利担忧,而是为天下人担忧,这才是真正的仁者。通过学习《论语》,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有“忧”的人,他“忧”的是什么啊?《论语·述而篇》记载,“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善不能改。”(许多人对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精勤讲习,闻知正义不能实践,有不善的事不能改正。)孔子从来不为自己担忧,以至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着粗茶淡饭,依然十分开心,原因就在于孔子乐在道中,自然不会为了粗茶淡饭担忧了。
“智者不惑”,孔子也做到了。我们读《论语·为政篇》知道;孔子从“十五志于学”之后,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四十而不惑。”也就是孔子在四十岁的时候,已经不疑惑,不迷惑了,他自己人生未来何去何从,他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自己心中很是清晰。
我们再来看孔子是不是做到了“勇者不惧”啊?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无论任何艰难环境,他都能“君子固穷”,一个君子啊,他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即使是遇到“子畏于匡”、“厄于陈蔡”等困境,他没没有一丝一毫的胆怯,而是从容面对,这才是真正的勇者。
孔子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每个人生十年,都是人生不断进取的十年。试想,我们度过的每一个人生十年,我们提升在哪里啊?甚至有些人还一年不如一年呢!孔子修行那么好了,还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进不止,这让弟子们很是钦佩。所以,子贡说:“老师说的就是自己。”
其实,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没有止境的,既然没做到,说明还有提升的空间。还有一点需要解释的,子贡在这里不是跟老师对着干!孔子说,对于“君子道者三,我无能也!”孔子说自己没有做到这三点。子贡的意思是,他不认同孔子关于“我无能焉”的告白,因为他最熟悉老师了,这三点老师都做到了,做到了还那么谦虚,还那么精进,这恰恰是很多的弟子最值得学习的。千万不能学习一点,就尾巴翘到天上了,这样,显然是不能达到成圣成贤的地步的。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师表”,就在于对自己修身养性的严格要求上。
人格修养的三个重点:“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这三点,缺一不可。是啊,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惑、不忧、不惧,该有多好啊?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每天想的是什么啊?不是房贷,就是车贷,不是争名,就是夺利,这是忧啊;钱多了,不知道该如何花?迷惑;钱少了,不会挣钱,这是不够智慧啊;自己身上一大堆的毛病,不愿意改正,这是没有一点羞愧之心,知耻而后勇,一个人没有耻辱之心,怎么能有勇气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因为有生就有灭。《华严经》记载;“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孔子绝不称自己修行圆满,而是认为自己还在修行的路上!一个人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抬头看看,觉得还有距离。有距离,就要继续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