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全诗的情感变化,水调歌头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7:14:25

水调歌头全诗的情感变化,水调歌头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1)

先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背景中为我们提供了两点重要信息。一是苏轼仕途不顺;二是时值中秋,已七年未能与弟苏辙相聚;

现在,可将自己带入此境。假如你是苏轼,陷入困境,心情会如何?党派之争,仕途不顺,心情难免会低落;中秋佳节,独在异乡,触景生情,思念亲人也是人之常情。

在心情低落的时候,该如何调节情绪呢?苏轼借酒和诗文来排遣心中的愁绪。

中秋之日,东坡先生一个人在月下独酌,郁郁寡欢。而月亮,像老朋友一样,静静地聆听东坡先生诉说心中的苦闷:

“今日人间是中秋节,不知道天上是何年?”

“月中仙宫一定是个美好的地方!”

“不,月中仙宫是虚无缥缈的,即使真实存在,谁又能保证那里没有烦恼呢?我要面对现实,接纳这一切的不如意。”

“月儿啊!为什么我走到哪里你都要跟我到哪里呢?”

“月儿啊,你是圆满了,为什么我却不能与家人团聚呢?”

“罢了罢了!我知道你圆了之后会缺,跟我们人类一样,相聚之后会分离。人生啊,本就充满了缺憾。”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望月问月—向往美好的月中仙宫—怨月——对月怀人——从月亮的阴晴圆缺得出人生感悟。从中也可看出东坡先生情感多次起伏变化:苦闷、低落——向往、充满希望——矛盾——稍稍平静——思念——通透、乐观。

那么,苏轼为什么一定要写月呢?中秋时节,触景生情,此外,月亮是中国的传统意象,寄寓着我们中国人美好的情思。苏轼在此词中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而我们呢,从这首词中看到了一个豁达的苏轼,他笑着说:遇到烦心事,与其纠结,不如接纳,学会自我开导,生活就会柳暗花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