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7:19:35

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1)

2月8日,中华书局、诗词中国、诗词世界、55号棚表演配音工作室联合发起了艰难时刻,幸好,我们还有诗词征集活动,目前已经收到了大量投稿。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展现刘禹锡豁达襟怀的这句诗被许多读者推荐。来自上海、香港、湖南、江苏、湖北的读者发来了自己朗诵的音频,国家大剧院话剧演员、配音演员赵岭先生同样朗诵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朗诵技巧或有高下,传递的心意却同样真切动人。

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2)

重庆张旭 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①,二十三年弃置身②。怀旧空吟闻笛赋③,到乡翻似烂柯人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⑤。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⑥。

①巴山楚水:泛指诗人贬谪生活中经历过的地方。

②二十三年:指诗人贬谪的时间。

③闻笛赋:西晋向秀于友人嵇康、吕安被害后,一次经过他们的旧居,闻到乡人笛声悲凄,乃作《思旧赋》。诗中抒发作者对死去友人的怀念。

④“到乡”句:《述异记》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他在旁边观至棋终,发觉手中的斧柄已烂。回到家中,才知已过百年,同辈人都已经死去。诗中作者以王质自比,虽然离京二十几年,但人事沧桑,有隔世之感。

⑤“沉舟”二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慨叹宦海沉浮、风波险恶、人的身世遭遇各不相同。

⑥长:振作。

刘禹锡一生的经历颇为坎坷,他的诗歌内容比较广泛,以政治讽刺诗、怀古诗和民歌体小诗著称。诗歌总体而言充满了豪迈磊落之气,被称为“诗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作者从贬所返京途中,是与白居易的唱和之作。在“巴山楚水凄凉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此次重返京城,作者复杂的心情可想而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表现了对世事人情的了悟,也包含有一种自嘲的情绪,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情绪还是比较平稳和积极的。

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时参加永贞革新,同时遭贬,可谓同病相怜,但其最终的结局却不同——刘最终等到了重返朝廷的一天,柳却英年早逝于贬所。究其原因,与二人的性格不同有关。刘禹锡性格当中豪迈豁达、坚毅不拔的因素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支持着他度过了贬谪的漫漫岁月。

前度刘郎

唐朝永贞年间,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发起了一场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短暂的革新运动失败之后,刘禹锡被贬为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偏远的地区度过了十年艰苦的贬谪生活。十年后,他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十分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于是他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一去就又是十几年。

再次回到京城,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又写下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中写了玄都观中桃花的盛衰存亡,突出了一片繁盛以后的荒凉景色,与前首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强烈的对照。这首诗前面的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几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绝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

(本文选自《康震讲诗词经典》)

艰难时刻,幸好,我们还有诗词征集活动持续进行中,如果有一句诗曾在低谷时带给你力量,欢迎把这句诗分享给我们,让它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3)

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4)

《康震讲诗词经典》

康震 著

16开 平装

9787101128673

39.00元

古诗词沉舟侧畔千帆过,沉舟侧畔千帆过全诗的意境(5)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全六册)

[唐]刘禹锡 撰 陶敏 陶红雨 校注

繁体竖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36012

280.00元

陶敏先生积十数年之力,对刘禹锡的作品进行搜集、校勘、编年、考订、注释等工作,数易其稿。作为其学术研究的起点,他在此投入了大量的热情与精力,终于成就了其学术生涯中的一部力作。校勘精审,举证丰备,考订坚确。注释或稽考史实,或究明出典,或诠释词义,均准确详明。书末附录《刘宾客嘉话录》《传信方》《备考诗文》《评论》《传记资料》《著录序跋》《刘禹锡简谱》等资料。所附《刘宾客嘉话录》《传信方》,在流传过程中多经后人窜乱,虽经唐兰、罗联添等学者校补考辨,仍遗留了一些问题。本附录在吸收诸家考辨成果的基础上重为校辑考订。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