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8年,32岁的汉章帝刘炟去世,年仅10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因为刘肇年幼,根据大汉的政治传统,由太后窦氏监国,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流之辈,再加上男女有别,年轻的寡妇天天和大臣们在一起开会(上朝)显然不符合儒家所谓的礼教。于是,窦太后将朝政大权委托给了自己的兄弟窦宪,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依据汉制,汉军的最高军阶依次为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因为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吸取西汉亡于外戚的经验教训,在位期间规定了外戚不得掌握兵权,而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承平无事,一般不再设置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的职务,所以车骑将军就是东汉初年,汉军实际上能够够得上的最高军阶。
窦宪担任车骑将军后,实际上就已经是汉军的最高统帅,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窦宪很快就膨胀了,开始了拉帮结派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实事求是得讲,窦宪虽然跋扈,但他用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他的死忠耿秉(当时汉军第一悍将,他的族兄弟是疏勒城战役的英雄耿恭)和班固(《汉书》的作者),而窦太后深明大义,经常性敲打窦宪,再加上窦宪又是东汉第一个外戚专权的案例,多少有些收敛,于是乎,在各种情况交织下,大汉朝廷进入了微妙的平衡。
但不久后,窦太后的一个决定打破了东汉朝廷的平衡,也间接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原来窦太后看到窦宪的势力越来越多,于是开始提拔重用汉朝宗室中有名望的都乡侯刘畅进入中央朝廷,旨在牵制窦宪,眼看刘畅在窦太后那里受宠,不甘心被打压的窦宪采取了最极端的手段——直接派*手刺*刘畅。窦宪此举可谓是犯了众怒,他直接打破了政治斗争的底线,况且刘畅是宗室成员,窦宪所为也深深伤害了年幼的汉和帝的感情,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窦宪也深度得罪了自己最大的后台窦太后,事后,朝中掀起了弹劾窦宪的政治热潮,窦宪知道洛阳是不能再待下去了,于是为了避风头,同时也想通过一次大功劳来冲抵刺*刘畅事件造成的恶劣后果,窦宪把目光盯上了大汉的北方宿敌匈奴。
当时匈奴在汉军长年累月的打击下实力衰微,之后又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已经对汉朝称臣,唯有北匈奴依旧坚持与大汉顽抗,东汉建国以后,北匈奴一度有复兴之状,之后“明章之治”大汉恢复元气,隔三差五开始攻击匈奴,削弱其有生力量,北匈奴的中兴之路再次被打断,已然是奄奄一息。即便如此,北匈奴因为与大汉有沙漠的阻隔,汉军一直无法对其进行根除。恰好就在窦宪在洛阳犯错误的同时,北匈奴因为雪灾问题导致内部火并,实力更加衰弱,北匈奴内乱的消息传到洛阳后,窦宪知道机会来了。
在朝会上,窦宪主动请缨率军攻打北匈奴,众大臣被窦宪的勇气折服,在北匈奴这个共同敌人面前,大汉再一次团结起来。
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窦宪带着汉军第一悍将耿秉,统帅8000名汉军精锐骑兵、南匈奴3万余骑、羌胡8000余骑,并辎重车1.3万余辆,组成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兵分三路北伐北匈奴,三路大军呈“品字形”阵型,依次推进,会师于涿邪山(今蒙古戈壁阿尔泰山)。后获悉北匈奴单于庭驻稽落山(今蒙古古尔连察岭一带),遂遣将率精骑万余,分三路突袭,围歼北匈奴军主力于稽落山,单于只身北遁。窦宪督军穷追,分兵四出,过安侯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斩首名王以下 1.3万余级,俘虏北匈奴20余万人。为了纪念这场辉煌的胜利,窦宪让随军出征的班固写下一篇《封燕然山铭》,镌刻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其文曰: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说句题外话,北匈奴经此大败后,开始向西迁移,300多年后,一位叫阿提拉的北匈奴单于在欧洲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间接导致罗马帝国的崩溃,阿提拉至今还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