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怀邵二原文,九日登高译文全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09:33:32

瑷瑅/ 文

九日登高怀邵二原文,九日登高译文全文(1)

▲[唐代]李思训(款)《游仙图》,绢本设色,276×195cm。私人藏品。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十五,并称古典中国四大祭祀之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农历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由此逐渐演变成敬老节——这是古典中国人本主义的一个特点。终究,每一个都将老去,关爱老人,也即是关爱自己。

九日登高怀邵二原文,九日登高译文全文(2)

▲[南宋]赵伯驹《仙山楼阁图》,絹本設色,26×27cm。辽宁省博物馆藏。

成书于西汉的《西京杂记》记录了最早的重阳节:曾有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而为什么要佩戴茱萸?这还得从“九月初九”这个中国式的日子说起。

从时序而言,农历九月初九已至秋冬之交,气温昼夜相差逐渐加大,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老人与孩子的抵抗力弱,容易被许多感染性疾病缠身。中国的先人们观察到这种现象,而传下佩戴茱萸的习俗。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味中药,有*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与此同时,从哲理角度讲,“九”在《易经》中是阳数,九月初九则是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又称“重阳”或“重九”。在古典中国,“九”为最大的数,“九”又与“久”谐音,所以九月九日这一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然而,物极必反。阳极而衰,九九归一。所以,九九重阳既是大吉然后又可能潜藏不吉。(所以,在这一天可以不说“节日快乐”,而是“祝福安康”。虽然重阳节也是节日,但它更多的是庄重,敬天祭祖,思念亲人。它并不同于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是一个让人静思的日子。)

正所谓居安思危。所以,九月初九也有“阳九之厄”的说法!过了九九重阳,一年金秋也至尽头,金黄转成萧飒,万物繁盛转入草木凋零,阳消阴长越来越是明显。因此,这一天给人祸福相倚的警惕,提示社会整体性的避恶禳灾。

九日登高怀邵二原文,九日登高译文全文(3)

▲[明代]仇英(款)《仙山楼阁图》,绢本设色,72×44cm。私人藏品。

于是,在这一天,人们相约登高,一来躲避邪神,二来求见神仙。古人有一说,天有九重,故而以“重阳”代指天。屈原《远游赋》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太白星)而观清都”,就是上了天境,去寻访庄严美好的神仙殿堂。

在道教文化中,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修道之人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相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海神妈祖等神仙,都在这一天升天成仙。

史载,至迟从魏晋开始,人们已经开始把九九重阳与长寿联系在一起。曾经,魏文帝曹丕在九月九日送太傅钟繇菊花,说:“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椒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据《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服之,令人不老。”

这种传说、宗教、民俗与人物交织的斑斓历史,凸显了九月九日这一天的非凡意义,直指人生的去向与生命的意义。代代重阳,年年九九,一直在提醒人生命的深处记忆:怎样才能返璞归真,脱去尘俗的羁绊,回到生命原乡最美好的境界?

唐詩里的重陽節

九日登高怀邵二原文,九日登高译文全文(4)

▲[明代]佚名《望海楼圖》,绢本设色,159.8×93.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蜀中九日(又名《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約650-約676)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又名《九月九日旅眺》)

[唐代]盧照鄰(約636-約680)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

◎九日送別

[唐代]王之渙(688-742)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701-76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

[唐代]李白(701-762)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登高(又名《九日登高》)

[唐代]杜甫(712-770)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約715-770)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唐代]崔曙(?-739)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

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登高懷邵二

鄭絪(752-829)

簪茱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卻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九日寄行簡

[唐代]白居易(772-846)

摘得菊花攜得酒,繞村騎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處登高望梓州。

◎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803-約852)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同沾。)

◎重陽阻雨

[唐代]司空圖(837-908)

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

猶勝登高閑望斷,孤煙殘照馬嘶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