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写作背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在何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1:49:54

因此尽管他生前名不见经传,但是为官清廉,政绩也颇有可观,黄庭坚称赞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有诗《任所寄乡关故旧》自道“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求道才是周敦颐的志业所在。要真正读懂《爱莲说》,必然离不开对他的理学思想的体察,尤其是《通书》中对圣人人格的这段阐述,在《中国哲学十五讲》中,北大哲学系的杨立华教授对此有着精彩的论述,与《爱莲说》对读既久,自然会有豁然贯通之感。

爱莲说周敦颐写作背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在何处(5)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开设的通选课“四书精读”场场爆满,同学们亲切地称其为“杨子”。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周敦颐用三个概念来讲圣人,即诚、神、几。“寂然不动,诚也”,寂然不动是诚的状态。寂然不动这话出自《礼记·乐记》。这里的“寂然不动”并不是指像石头一样无欲求、无知觉,而是没有主动欲求的意思。公明之人不应该有分外的主动欲求,如果有主动的欲求就不是寂然不动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诚了。不诚则生伪、妄。那我饿了要吃饭,是动还是静?诚在这里显然不是天道之诚,而是人的心灵状态。

爱莲说周敦颐写作背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在何处(6)

“感而遂通者,神也”,遇到有物来感发就能有所通达。要注意,在周敦颐的话语系统中“通”是跟“智”相关联的,因此才说“通曰智”,这一点在他讲五德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感而遂通”的这个通字就有智的意思。有事物触发我们,就会有所知识,这就是神的作用。不是主动的欲求,而是为物所感。

但什么叫主动的欲求?这个主动欲求,我是从儒家的分限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什么叫做欲?欲是指对分外的、多出来的那部分的追求。因此,“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指的不是无事时全无思虑,遇事则有所感发。一个人依本分而行,不做非分之想、不为非分之事,则无时不寂,亦无时不感。

至于“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这句话,则必须联系《通书》里的另一句话“诚无为,几善恶”来加以理解。诚是没有任何主动的作为的,这里所说的主动作为也得从分限上来考虑。凡是分内的事都不能算主动作为(即有为),“诚无为”,这里的无为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不逾越自己的分限的作为。

不超越自己的本分而有所作为,就都在诚的范围内。你在这个地方,你活着,你就该承担点事儿,就这么简单,这个不能算有为。“几善恶”,到了“几”这个层面,善恶就分化了。“几”是什么状态呢?就是“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周敦颐讲圣人之境,说:“诚、神、几曰圣人。”能同时做到“诚”、“神”和“几”,才叫圣人。“几”这个字是对寂和感关系、诚和神关系的一种补充。真正能把诚跟神关联起来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几的状态。

如果仅仅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么人就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的主动性,正是“几”这种“动而未形、有无之间”的主动状态才能够把寂和感两者真正地关联起来,才能使得“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可能。“动而未形,有无之间”指的是本分内的追求,这种本分内的追求虽然属于动,但因其非刻意的、额外的追求,所以可以理解为动而非动的状态。

我们做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最恰当的、好的做事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并不把那个目标和追求当成我们做事的绝对的前提条件。比如种庄稼,种庄稼不能考虑今年是不是有灾害然后决定自己种或者不种,有没有灾害都得种。但是如果种下去一定不会长出庄稼还会有人去种么?有目标,但不过分关注这个目标;有追求,但这追求不在本分之外。我觉得这就叫作“动而未形,有无之间”。

爱莲说周敦颐写作背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在何处(7)

“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能有本分之外的主动欲求,因为一旦有本分之外的主动欲求就有了私心,神识也就昏了。所以《通书》里讲:“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通书·公明》曰 :“公则明”。正是以公明为基础,圣人才能真正能体察世界的本性、宇宙的本性,从而人的道德价值的确立基础

爱莲说周敦颐写作背景,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在何处(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