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葡萄沟原文,我欲留春不住春原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2:36:36

要计算阅读量的话,这篇出现在各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葡萄沟》恐怕拥有上亿读者: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春到葡萄沟原文,我欲留春不住春原文(1)

你一定还记得这篇文章,甚至可能还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

有一种说法,它的作者是权宽浮。权宽浮是陕西蒲城人,1931年出生。1948年,权宽浮肄业于西安高级师范,1949年参加解放军。新中国建国后,他迅速投身于文学创作,1954年,23岁的权宽浮开始发表作品,很快就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西北作家。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权宽浮的作品集《春到准噶尔》。1959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牧场雪莲花》,1962年在新疆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葡萄园的故事》,并于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些成果都是他在30岁以前取得的。

那么,能把小学课本上的这篇《葡萄沟》视为权宽浮的作品吗?这要从1959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火焰山中葡萄沟》说起。

(一)

在“中国作家网”的介绍中提到,权宽浮曾经担任“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助理员、创作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助理员、《绿洲》文艺主编,《天山》月刊编辑、编委”。权宽浮在新疆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围绕新疆民众的生活创造了不少小说、散文。下图是《牧场雪莲花》的目录,正如这部作品集的“内容提要”中所介绍的,这十二篇小说和散文“都是以边疆农垦战士的劳动生活为题材的”。他为塑造出新疆各民族工人、农民、战士形象而创作出不少文艺作品,《火焰山中葡萄沟》只是其中一篇。

春到葡萄沟原文,我欲留春不住春原文(2)

权宽浮照片

《火焰山中葡萄沟》全文长约七千字,在《人民文学》中占了将近四个版面。我们可以先阅读这篇文章的开篇,感受一下它和小学课文《葡萄沟》的差别:

有谁不想瞻仰葡萄沟秀丽的景色?有谁不想吃到那儿名闻世界的甜葡萄?

葡萄沟,被称为吐鲁番火洲的一块绿宝石。的确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试想一下,在酷热的暑天,吐鲁番盆地活象一座烈焰腾腾的大铁笼,田野、林木被毒日晒得无精打采。席卷而来的热风,吹到庄稼上,庄稼的叶子立刻就枯焦了;吹到人的脸上,就象火烧似的疼痛。在这酷热的正午,人们不得不放下农活及工作,钻进地窖里或者浸在冷水里。可是,在火洲的北缘,那条赤红色的火焰山中的葡萄沟,这时却完全是另外一番天地:满沟流水,满沟绿荫,满沟花香。各种果树,一大片一大片开放着的花朵,灿烂得如同孔雀开屏,引逗得成群的蜂蝶在花丛乱舞。那满沟满川的葡萄树,枝叶连成一片,就象是谁特意为这条宽半公里、长十公里的峡谷绣织成一件彩色斑斓的衣裳。那些打扮得花花绿绿的维吾尔族妇女,在这花团锦簇的葡萄园里,修剪着葡萄的枝条;如果不是沁凉的香风送来一阵阵怪清脆的歌声,你简直分不清哪些是花,哪些是人,哪些是树。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权宽浮《火焰山中葡萄沟》,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语言虽然也比较朴实,但其描述的场景却相当广泛,展示出一幅比较生动的农业画卷。其容纳的信息也更加复杂,远非小学课本《葡萄沟》寥寥数语所能表达。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是要表达对勤劳、乐观的新疆各族劳动人民的歌颂,而这显然并不是小学课本所着力展现的内容。对于刚刚能够阅读短文的三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葡萄和葡萄*农业生产过程更感兴趣,这大约是课本中选择性地保留了这一部分内容描写的原因。

春到葡萄沟原文,我欲留春不住春原文(3)

(二)

尽管权宽浮的《火焰山中葡萄沟》与小学课本《葡萄沟》有相当大的差别,有趣的是,我们确实可以将前者称为小学课本《葡萄沟》的原版或母本。后者的大部分语句,可以在权宽浮的文章中找到相似的段落。比如: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在《火焰山中葡萄沟》是这样写的:

树上的果子早就收摘干净了。廖惹告诉我们,葡萄沟是个花园,也是个果园。一年四季鲜果不断。五月有杏子,六月有石榴,七八月有香梨、桃子、沙果、银白色的桑椹、又香又甜的无花果,到了九十月份,鲜葡萄就成熟了。

下面一段是: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火焰山中葡萄沟》的写法显然要复杂得多:

葡萄都生长在斜坡上的梯形田里。这条约半华里宽、十余华里长的山坡上全是葡萄。这儿的葡萄是以“墩”来计算的,每亩约七八墩,每墩的葡萄树多少不等。有四五株的,有七八株的,也有十余株的。葡萄的枝条和叶子向四面摊开,就象是山坡上撑满了一张张绿色巨伞。在那枝叶重重交叠的华盖下面,结满了一大嘟噜一大嘟噜熟透的葡萄,密密满满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青的、绿的、暗红、淡绿、鹅黄,有琥珀珠子大的,也有象珍珠粒那样小的。

那么我们大致可以说,《葡萄沟》的字句确实是来自于《火焰山中葡萄沟》,但为了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课本中对它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以至于几乎无法从《葡萄沟》追溯到权宽浮的原文,同时,阅读权宽浮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基本看不出它居然是某篇小学课文的“源头”。

春到葡萄沟原文,我欲留春不住春原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