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说起《沁园春》这个词牌,有一个人,连苏轼、辛弃疾这样的大文豪看了都得拍手称快。
他就是曾经在橘子洲头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带领华夏儿女走向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1925年秋天,32岁的*来到橘子洲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望着这美丽景色、大好河山,想起国家当下的处境和未来的走向,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著名的词作。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词的上片,描绘了橘子洲头的景象。秋天的橘子洲江水悠悠、蜿蜒而去,满山遍野的红叶火红如霞,极为壮观。
江面上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中有雄鹰振翅翱翔,清澈的江里鱼群游戏,万物都在深秋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写出了伟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他说,如此辽阔的宇宙,如此苍茫的大地,未来的盛衰荣辱,又该由谁去主宰呢?
他仿佛在提醒自己“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我不能再让时光轻易溜走,我一定要为这个国家,为这天下百姓做些什么。
于是,他在词的下片写了他近来为国家,为天下百姓做的事情。
做了什么呢?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原来他曾经和同学结伴来此游览,一同商讨国家大事,那段岁月至今还在他心头萦绕。
读到这句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好伟大。在那个人人自保的年代,词人作为一个年青的书生,就已经想着要拯救国家于危难,实在了不起。
对于此事,*曾在回忆里写道:“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
可见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否则很可能一事无成。
特别是最后两句,将有志青年不畏磨难,不惧强权的精神斗志描绘到极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他们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那些激浊扬清的文章,视当时那些军阀官僚如粪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很容易让我们回想起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
那时候的我们,志向虽比不上他们远大,但也同样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和决心!
比起这首《沁园春.长沙》,他的另一首《沁园春.雪》更加让人激情澎湃。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这首词,无论从立意还是所描绘的景象上,都更加气势磅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开头三句便将北国的波澜壮阔铺入我们眼前,后面更是排山倒海,气势如虹,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他说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仿佛在说,国家已经到了危难之际,我们不能再等了,要抓紧时间,救黎民于水火。
于是他马上写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我们要像白雪覆盖的群山一样舞动,像高原一样奔跑,和老天爷比肩,与入侵者抗争到底,将他们驱逐出我们的家园。
后面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写出英雄儿女的远大理想,随后又用历史上的大人物做了比较。
意思是说,那些厉害的人物都已经成为过去了,今天这个时代,今天这个国家,还得靠我们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新气象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在勉励自己,也在告诫时人。我们不差,我们只会比他们更好更强,只要敢于亮剑,新中国就在眼前。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抗日战争期间,据说此词一出,全国上下竟相传颂,引起巨大浪潮。
蒋介石为了平息浪潮,举全党之力,让有名才士和词几十余首先后刊登发表,终究是蚍蜉撼大树,黯然失色。
上高中的时候学这首词,没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时隔多年,再次品读,那股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