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的词作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这首词是苏轼于超然台上遥望春之景,感怀所写之绝艳之作。其内涵独特、质朴高远,更彰显了苏轼淡泊之心境。
那超然台具体位于何地,并有何种秀丽之景色?
公元1074年秋季,苏轼自杭州被调至密州(今山东诸城)。在密州城的西北角,原有一古旧之台,经苏轼修缮后得以焕然一新。其弟苏辙受《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句启发,为之命名为“超然台”,寓意其超越尘俗、安然自得的精神境界。这一命名不仅寄寓着苏辙对兄长的慰藉,更展现了两位文坛巨匠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理念交流。因此,此首词中,苏辙(字子由)亦应有所归功。
随后,有诗人对此予以评论曰:
若无子由明兄意,神州那得超然台。
优游物外迪心智,诸城至今寻旧台。
超然台完工后,苏轼在公务之闲,常与随侍之士共登此台,或鸟瞰城外风景,或吟咏诗歌,述说心中所思。其传世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亦是于“超然台”上,凭栏望月,怀人而作。
关于此次主题所涉及的《望江南》,根据朱祖谋对《东坡乐府》的年代纪录,作品完成于“乙卯年,于超然台”。换言之,公元1076年春末,苏轼,时年三十九,踏上焕然一新的超然台,眺望经己治理后的密州,以及这里的春日烟雨,乡愁油然而生,于是留下此词。
此词上篇描绘风景,下篇吐露情感,通过对春日景致及其情感、神情的细腻描写,蕴含了苏轼对无法回家、抱负难以实现的感慨与哀怨。但在其中,他也表现出了坦然看透的胸怀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哲学。整首词情深意重,结构紧凑,融诗入词,妙句连珠,宛如自然流露,充分展示了苏轼深湛的艺术造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我踏上超然台,远眺四方,瞥见护城河内的春水涓涓,城内鲜花竞开。一片蒙蒙细雨在城中飘散,此情此景下,众家庭院若隐若现。
寒食已过,清醒之余,乡愁愈发沉痛,不禁独自长叹。我自劝慰:于旧友之前,勿露思乡之意,宜点新炉,煮一壶新摘之茶。
不论诗酒,皆需珍惜时光之美好!
此词在豪放与柔情之间寻得平衡,通过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苏轼复杂的内心世界,展露其超然的人生哲学。
在词的上篇中,描述了苏轼在超然台上眺望的春日景色。开首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尾声,微风中的柳枝与风共舞,形象生动。接着的“试上超然台上看”明确了写景的背景与地点。
那么,当苏轼置身于超然台之上,他所见之景为何?
“半壕春水一城花”,意味着春水在护城河中半溢,而城中鲜花盛开,呈现了一幅繁荣的画面。上篇之末,“烟雨暗千家”,形容了烟雨之中,万家灯火朦胧模糊,将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词中后段,苏轼由景生情。先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明确了登超然台的时间,即寒食节之后。寒食,位于清明前两日,习俗禁火三日,只宜食冷食,随后即点“新火”,与后文提及的“新火”相呼应。寒食之后为清明,时人多有返乡扫墓之习,而苏轼因流放,无法返乡,其思乡之情与宦途失意之感猛烈冲撞,情感涌动。
然而,人均有思乡、哀伤、困惑与遗憾之感。苏轼之与众不同在于其不被这些情绪所困,他的博大学识、洒脱的人生观念、历经的风浪与遭受的挫败,均雕琢出其独特的人生哲学。因此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之句,意味不应在故友前哀叹,不如沏一新茶,茶的舒展与其特有的风韵正如文人以文情排遣其心中烦忧,珍惜美好时光。
离京已六载,虽然难以返乡,但是苏轼始终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疏解自己。无论是写诗还是饮酒,或是追求事业理想,都应珍惜当下,不辜负韶华,这正是我们所应持有的正面人生态度。
这种达观的生活哲学,虽言之简洁,实践并不易。苏轼的心理调适方式,值得我们细心领会与反思。人生之路既有鲜花也遭遇荆棘,但应以开朗心态面对,使路途更加盛满鲜花。抱持正面情怀,迎向人生中的阳光,方得人生温馨。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水本无忧,因风起皱。
或许,学会放过自己、取悦自己、和自己倾心相伴,安暖相陪也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去面对的修为。
好的,今天就聊到这里了,这里是《致远书香》,我是宁曦,我们下期见!
本文为《致远书香》视频文案,欢迎在评论区观看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