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咏鹅》我们都太熟悉了,但凡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都背过它。现在,幼儿园甚至把这首诗当儿歌来教,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给爸妈背两句“白毛浮绿水”,换来几句夸赞。
上学以后,老师会告诉我们,骆宾王写这首诗的时候,仅仅7岁,照例引来小朋友们一阵赞叹,“好厉害”,然后,有心的老师还会带着小朋友们诵读这首诗,并给大家讲两句这首诗的好处。
比如:诗的第一句用三个“鹅”字,是反复咏叹的方法,表达了小诗人对鹅的喜爱,增加了表达感情。第二句,写鹅的“曲项”,又写鹅声音高亢嘹亮,生动而有层次。
……
这样讲对吗?真的好吗?
一个老师愿意给孩子这样讲,算是有心,但真给小学的孩子这样讲,真是无聊。这样有生趣的一首童诗,给成人这么一讲,*伤力能让我很快忘掉这首诗带给我的快乐,这种讲法一点无助于用诗歌把我们的孩子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我跟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聊这首诗,他算是个上进的老师,告诉我,这首诗背后据说还有一个故事,用故事能让孩子们对这首诗理解得更深刻。
故事是这样的:
骆宾王跟妈妈住在乡下。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家里的大人招呼客人,煮茶、烧饭,等到饭烧好了,准备吃饭,家里人才发现骆宾王好久没见到了。妈妈出门寻找骆宾王,问了邻居小孩,大家都说,刚才大家还在池塘边一起玩,他们回家的时候,骆宾王正在池塘边穿裤子呢。
妈妈有点担心,赶紧来到池塘边,看到池塘里芙蕖照水、波光粼粼,几只大白鹅在池塘里散淡地游水,小骆宾王呆呆地坐在池边,看着水池里的白鹅,还有掩映在水面上的山光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