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安门老照片
朱厚熜收到杨廷和的回答之后想了想:“要不咱回家吧?这皇帝不当了!”
杨廷和很无奈,他很后悔:那么多候选人怎能就选出了朱厚熜呢?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让朱厚熜以太子身份继位,是文官集团打好的小算盘:如果日后朱厚熜所作所为不配当皇帝的话,文官集团就可以与慈寿皇太后联手对他进行压制,甚至废立!
如果现在以外藩兴王的身份继承大统,慈寿皇太后今后对皇帝的压制力就会大减。
因为这样他继承的就是祖宗的江山基业,而不是明孝宗朱佑樘和明武宗朱厚照的江山基业!
事情就这样僵在这里了,朱厚熜心里很踏实,现在主动权在他的手里,迎接自己进京继位的遗诏已经天下皆知了。
不答应自己的条件,朝廷和皇太后无法收场!
事情果真如朱厚熜所料一样,朝廷屈服了。中午时候,朱厚熜入大明门御奉天殿,继位登基!
2. 滚滚长江东逝水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北京郊外。
“左顺门事变”已经过去几天了,作为事件主要组织者之一的杨慎被谪戍永昌卫。
将要离京的杨慎一身布衣,对来送行的众人一拱手:“诸位请回吧,有些仁兄还有伤在身,盛情心领,朝中诸事,拜托各位了!”
言毕转身南下,再不回顾。
杨慎是正德六年的状元,曾经的当朝首辅杨廷和之子,少有才名,号称“神童”。
从此一生颠沛于云南,四川偏僻之地,再也没有能够回到北京。
数月后,杨慎欲渡长江,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心中波澜起伏,回忆着三年来的风起云涌。
杨慎
进入大明门登基之后,朱厚熜立即推翻了杨廷和等人“过继明孝宗”的构想,掀起了“大礼议”。
朝臣由此分为了两派,一派以张璁这个小人为首,主张尊奉皇帝的亲生父亲兴献王为皇考,另一派则以自己父亲杨廷和为首主张尊孝宗先帝为皇考。
双方你来我往,激烈交锋,自己的父亲是内阁首辅,张璁等人有皇帝暗中支持。
双方争论三年,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反而皇帝得寸进尺,逐步将兴献王变成了"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桂萼又上疏请求改称孝宗为皇伯考,称兴献帝为皇考,这绝对是皇帝暗中操纵的!
这就是否定皇帝是继嗣明孝宗的,比当初只要求尊崇亲生父亲的主张又前进了一步。
现在看来,皇帝这个年轻人才是真正的“神童”啊,他举重若轻,稳稳推动,越来越接近他的目标了。
自己父亲杨廷和被迫辞官之后,朝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皇帝是在借“大礼议”对朝堂进行洗牌啊!
嘉靖三年(1524)七月,皇帝图穷匕见了,要去除"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二字,自己知道,最后的决战开始了!
现在想来自己方面势力其实并不弱。
当自己振臂一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的时候,一下子就聚集了两百多名官员去左顺门哭门进谏,其中九卿就有二十三人。
左顺门
大家都明白,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不能再向皇帝让步了!成败在此一举!
自己一度以为是可以胜利的啊!任何一位皇帝面对这样多的官员如此激烈的反对也不可能会严厉镇压,只能是安抚的啊!
然而,那位只有十八岁的皇帝就这样做了,没有犹豫和怜悯,将所有五品以下官员全部下诏狱拷打,四品以上全部待罪听候处置,年轻的皇帝真是*伐决断之人!
在暴力面前,百无一用是书生!
五天后,所有人都受到了处罚,一百八十多人包括自己都被廷杖,当场打死的就有十七位!
挨了两次板子仍然活下来的自己也被削职为民,前往云南永昌卫戍边了。
“父亲啊,您当年选择的是一位什么妖孽啊!”杨慎不禁仰天长叹,潸然泪下。
自己的一生所学和远大抱负,从此就如这滚滚江水,一去不返了吧?
一念及此,杨慎心有所感,望着夕阳西下的远山,信步沿江而行,填《临江仙》一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西安碑林《临江仙》
3. 我给祖宗升一级
嘉靖十七年六月,北京。
严嵩很烦,这事儿太头疼了:本来献皇帝生前没有当过皇帝,弄个世庙祭祀也就得了。
偏偏那位致仕的扬州府同知丰坊投皇帝所好,居然奏请复古礼,建明堂,把献皇帝抬进去配上帝!
自己这个礼部尚书,一下子作难了,自己只好说:“太宗有功,按说应该是太宗配祀,当然,献皇帝也行,您看着办。”
结果皇帝自然不满意,让继续商量。
皇帝不满意,大臣也不满意,户部侍郎唐胄这个二货居然上书说献皇帝就应该永远呆在世庙里。
结果下诏狱了吧!这是给所有大臣看呢啊,也包括我啊!
我当初反对刘瑾,已经蹉跎了这么多年,吃尽人间之苦,这次,不能再傻了!
严嵩提笔开始写奏折:“宜奉献皇帝配帝侑食,条划礼仪甚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