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在政治上有卓越的建树,在文学上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高尚的品德节操,为后人所深深敬仰。
范仲淹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出生不久后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没有办法,只好抱着只有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人朱文翰,给小范仲淹取名朱说。
范仲淹从小就立志苦读,由于家境贫寒,十几岁时,他寄居在醴泉寺里。他每天只用两升小米煮上一锅粥,等第二天粥凝固后,就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每顿饭只用半根腌菜佐食。这就是“划粥断齑”的典故。
这样的生活,他从不叫苦,只管埋头苦读。有个同学就把范仲淹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他父亲大为惊讶:“你这个同学不是平常人,今后一定会有出息,你给他带点吃的吧。”同学就带给范仲淹一盒子好吃的,范仲淹盛情难却,只好收了下来,却一口也没吃。过了几天,同学又来看他,发现送他食物没有吃,已经坏掉了,很生气地问他:“家父知道你生活清苦,特意让我带给你这些饭菜,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很感激你们,但是我过惯了苦日子,若是吃了这些饭菜,怕是再也吃不了苦了。”
后来,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非常伤感,更加发愤上进,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经过几年寒窗苦读,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了进士,被朝廷授予官职。
这时,他还叫朱说,就想归宗复姓,但一开始,老家吴县的范姓族人害怕他回来分财产,不肯接受。范仲淹说他只想认祖归宗,不要财产,族人们这才答应。然后,他又向朝廷上书请求恢复范姓(有功名的人更改姓名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他恢复范姓,取名仲淹,字希文。
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了,他在南京应天府为母亲守丧。当时晏殊是南京留守、应天府知府,他早就听说范仲淹的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以身作则,使得书院学风为之一新。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在晏殊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担任了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后来因为直言劝谏,范仲淹被调任为河中府通判。此后,他先后在地方和朝中任职,屡次向朝廷提出建议。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担任苏州知州。当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带领民众疏通河渠,兴修水利。因治水有功,第二年他被调回京师,先在国子监任职,很快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在范仲淹的大力整顿之下,开封府“肃然称治”,当时人们说:“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西夏入侵时,范仲淹担任将领,到陕西御敌。他号令严明,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能够诚恳接纳,因而,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当时有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国王元昊请求议和,边境稍微平定,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后又任命为参知政事。
范仲淹有感于朝廷的积年弊政,和富弼等人推行了“庆历新政”,希望能够一扫积弊,富国强兵。但改革遭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历时仅一年多一点就失败了。范仲淹被外放到邓州做地方官。
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到达邓州。他在邓州设立了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就到书院去讲学。他接到了老朋友滕宗谅(滕子京)的一封信,原来滕宗谅被贬到巴陵后,重修了当地的名胜岳阳楼,他写信给范仲淹说,好山好水如果没有楼台就难以名传四海,高楼雄台如果没有文字记述也难以名传百代,特意请你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重修岳阳楼的盛举。他知道范仲淹没有去过洞庭湖和岳阳楼,还专门送来一幅《洞庭晚秋图》。
看着这幅图,范仲淹想象着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胜景,半生的遭遇和理想追求一起涌上了心头,他奋笔疾书,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产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写道: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的胸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多么崇高的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是何等伟大的境界!正因为有了这篇文章,岳阳楼成了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朝圣之地。而这一段文字,也正是范仲淹人格的最好写照。
范仲淹一直很钦佩东汉的隐士严光(严子陵),他在担任睦州(今浙江淳安)太守期间,曾为严光修建了一座祠堂,并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结尾处这样赞美严光: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其实,这几句话用来赞美范仲淹是再恰当不过了。他“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出帅戍边,都能系国家的安危、时代的重望于一身;他的“先忧后乐”思想以及仁人志士的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的开山领袖,他开风气之先,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培养和荐拔了无数人才。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范仲淹都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评价。王安石说他“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司马光说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苏轼说他“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经天纬地,阙谥宜然,贤哉斯诣,轶后空前”。而元好问的评价最具有总结性:“文正范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在朝廷,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
邓州之后,他又历任杭州、颍州等地的地方官。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仁宗皇帝亲手书写了“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范仲淹一生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得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就连边境的羌族首领,也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