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传(来源 | 雍正《合肥县志》)
从小史桥到勤劳巷关于合肥“小史”地名,最早可追溯到殷文圭《后唐张崇修庐州外罗城记》,文中提到:唐天祐年间,庐州刺史张崇筑城,“郭内官路,造小史桥一所”。“郭”即外城,说明此桥在外城(罗城)与内城(金斗城)之间。小史桥亦当溯源于此,它的位置是可考的,即今省煤炭厅宿舍(长江中路2号)后面,1948年仍见于报表。
小史桥(来源 | 《全唐文》)
南宋《舆地纪胜》征引了已佚《(庐州)旧经》一条:“水源从西北自鸡鸣山合三涧狮子步河流入州,下合小史河、胡芦河、七曲水,故曰合肥。”这段文字很明显说的是肥水,据此“小史河”则为肥水(故道,即金斗河)流过州城后汇入的支流。《(庐州)旧经》早于《舆地纪胜》刊行,有学者曾提出“约为隋唐时所作”。
小史河(来源 | 《舆地纪胜》)
综上可知:小史河,原是古老的肥水进入中游后的一条支流,位于隋唐金斗城东。河岸设有小史港,与肥水航道相通。晚唐及杨吴时期,因筑庐州外罗城,此河被括入城内,人们便在码头旁建设了一座小史桥,以陆路贯通东西。加之邻近金斗河及东水关,一度颇受河运惠泽,沿河市井逐渐兴起,河畔芦苇随风飘摇。
东水关(作者 | 夏云)
被“圈”入城内后,此河自然受到了频繁的人为干预。除了河道本身“被”萎缩外,明中期的肥水改道、塞西水关等一系列操作,直接断送了这条河的命运。至清嘉庆时,昔日支流早已失去本名,成为一条“汇城东南诸水”的无源小溪,说是沧海桑田一点儿也不为过。用市井换来这般代价,无外乎缺少了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