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每每看书学习,尤其是考试前,你可能总会崩溃的发现自己陷入了“马冬梅,马冬什么,马什么梅”的循环当中。
明明自己也用心费时在背书,为什么感觉什么也没记住?
付出了努力却没有看到回报的感觉让人想自暴自弃?
看别人都那么轻松,是我太笨了吗?
当然都不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人类大脑面对新事物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刚开始学习时,记不住也是正常的。
时间和诚心固然必须,配上科学的背书方法才更有成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如何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的是:当我们学了一个知识并记住之后(暂时记住),很快就会开始遗忘,而且在记住后的两天内就会遗忘一大部分;要想减少遗忘,就要在“特定”的时间内重复温习。
1. 学习/记忆之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量”大致是:刚学刚记住后遗忘率是0,20分钟后会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8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2%,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
2. 所以,在学习或记忆之后,要在24小时内及时复习,最晚不要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为已经遗忘了教材的七成以上,复习起来就很容易“事倍功半”。
3. 按照曲线来讲,就是:在学习和记住之后,要在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6天后、31天后等这些时间段再重复一遍,这样就可以把知识记得很牢,实现长久记忆了。
以上就是遗忘曲线的大致意思。
那我们要如何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呢?它的实际用法在于:间隔重复学习和记忆。
也就是在学习或记住(暂时)之后,要在遗忘速度较快的区段及时重复,巩固记忆。间隔的时间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在学习或暂时记住之后的:20分钟后、1小时后、8小时后、1天后、2天后、6天后、31天后等这些时间段再重复学习、记忆。
当然,实际的间隔时间不需要如此频繁,通常以一天、一周和一月的时间来间隔记忆即可。具体可以根据你想记多久,也就是考试时间来设定。
如果你一星期后要考试,那么你应该今天复习完后,隔一至两天进行再次复习;如果你一个月后要考试,那么今天复习完后,应该隔一个星期进行一次复习;如果你三个月后才考试,那么你今天复习完,可以过半个月再进行复习,然后再按照前面说的间隔时间“倒推”复习。如果觉得次数不够,那么就按照时间间隔再增加几次。
而间隔重复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间隔复习和记忆的时间段”提取记忆。
这涉及到了大脑中的“必要难度法则”:我们提取一项记忆时越费劲,在想起来后,这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提取记忆的具体方法很多,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而且切实可行。
1. 卡片法,比如记忆概念定义的时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一面写上概念的名词,一面写上概念的定义,看名词想定义,看定义想名词。
2. 回想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一节课之后,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记得的所有内容。
3. 提问法,比如读完书或学习完某章节后,自己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默写法,比如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花一些时间进行默写,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默写的过程中可以只默写关键词,用搭建框架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路整理下来,不仅及时复习今日所背内容,同时也能查缺补漏,省去了抄书、记笔记的时间,一举三得。
5. 思维导图法,比如阅读一本书之后,把主要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然后在“间隔复习和记忆的时间段”通过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索引”来回忆书本内容。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和记忆,尤其是对于应考类的学习,还给大家准备了其他几点小建议:
1. 学习不可贪多求全,我们需要先抓重点,再抓全面,要学会分出轻重。
2. 最重要的还是理解,不仅需要理解记忆,更要在熟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发散思维。
3. 框架记忆很重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性。
4. 做笔记并不等于抄书,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5. 学习不在于仪式感也不在于时间的长短,更重要的是做到自己心中有数。
每个人都有遗忘曲线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利用它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学习在刚开始进行的时候真的很难,看着满书密密麻麻的字,时间在一点点往前走,自己却仿佛留在原地什么也记不住,这种焦虑每个人应该都经历过。
但这种焦虑是因为刚开始学习,万事开头难,或许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恍惚,也会迷茫于自己选择的路是否正确,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你付出的努力会在未来得到回报的。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