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诗人用数字和历史事件,描绘了江南地区丰富的寺庙文化。这些寺庙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江南人民信仰的象征。南朝是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寺庙众多,诗人用数字“四百八十”来形容其数量之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用“多少”一词,表达了对江南地区楼台和烟雨的深深感慨。这个句子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让人对江南的美丽充满了想象和向往。楼台和烟雨的描绘,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浪漫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和敬仰。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烟雨”和“多少”等词语,给人留下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让人对江南的美丽充满了向往。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公元803年至852年,杜牧生活在唐朝的繁荣时期,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杜牧二十六岁进入官场,被派往江西观察使幕,协助崔铉整顿军纪,使整个队伍重振旗鼓。
之后,杜牧被转至淮南节度使幕,在太守牛僧孺的举荐下负责扬州的工作。在扬州,杜牧担任了各种职务,包括淮南节度府掌*、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
他的政绩卓越,尤其是在任黄州刺史期间,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地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从852年直至去世,杜牧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和疾病缠身的痛苦。他离开官场,辗转于各个地方,担任了多个小官职,生活困苦。他在病痛中去世,享年五十岁。
杜牧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内容丰富,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诗史”。
“春”字飞花令
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
春梅杂落雪,发树几花开。
春风楼上望,谁见泪痕多。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春风日暮江头立,不及渔人有钓舟。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春风渭水不敢流,总作六军心上血。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风落日谁相见,青翰舟中有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