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71章 知不知矣【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不知知②,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③,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不知:有两种解释:一是知道却自以为不知道,一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
②不知知:不知而自以为知。
③病病: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
【译文】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对待,所以他就没有缺点了。
【解析】
老子在这一章谈到了人性的弱点之一:不懂装懂,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其表现是刚愎自用。在前边的章节里,老子曾提出过“自知者明”的观点,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才算高明。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自知了,才不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这句话中,“知不知”意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无知。”“不知知”意为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把无知当有知。这句话意思是说,知道自己的无知是高明的,而本来不知却以为是知就是弊病了。老子在这里表达的思想,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最聪明、最有知识的人是承认自己无知的人。而孔子也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是说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知识和知道自己没有某方面的知识,两者都是知识。不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他们都强调入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在对“不自知”的人作了一番剖析之后,又将圣人的“不病”摆在了世人的面前,并以此进行对照,结果不说自明了。圣人怎样呢?下面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前一个“病”字为动词,足痛恨、疾恨的意思;后一个“病”字为名词,本指疾病,这里指的是那种自己无知还自以为有知的愚不可及、无可救药之人。老子为什么说圣人没有毛病呢?在老子看来,圣人本身不是没有缺点和不足,而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时间久了,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病”了。这里的不病应该理解为心理上、思想上不为外物所蒙蔽。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洞察一切。所以,圣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而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圣人的品德日臻完善,逐渐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一定会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界发生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个世界中的一份子。作为整体中的个体,我们怎样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克服自以为是的弱点。
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定位好,制定出不适合自己的目标,而他仍要为实现这个目标两努力奋斗,并且自以为自己意志坚定,那么这样导致的后果恐怕比没有目标更加可怕。刚愎自用、没有自知之明带给人的不是成功的幸福,而是失败的痛苦,这种盲目心理能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例如,我们为了追求事业或者爱情的成功,常常无所顾忌地奋勇向前,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又听不进别人的良言,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可怕的。
刚愎之人常常是狂妄之徒,狂妄的人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而自己也常常因为这种无意而受伤。有一些人,并不一定没有才华,其不能施展才华的原因就是太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多少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
刚愎之人,多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多是孤立之人;孤立之人,多是最终失败之人。大凡具有大将风度之人,多具有谦逊的品德;而刚愎之人,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最糟糕的当算是既刚愎又无能的人,刚愎使他什么都敢干,无能使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得一团糟。有时刚愎者尽管心中已感觉到自己错了,但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这一点最让周围的人受不了。固执是刚愎者的一个手段,用来获得想要的东两,别人越反对,他就越是非要不可。这种固执让别人讨厌。长此以往,他就会发现别人都躲着自己。
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必定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一一个狂妄而骄横的人,我们无须与之理论,时间自会证明他的实际价值,事实自会惩罚他的无知可笑。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坚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则。
要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只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策略,才能处处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刚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完美无缺的,因丽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往往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手,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导致判断失误,遭遇失败。
王弼《道德经注》
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
不知道人的思维、思虑是不足以被完全依靠的,就是犯了错误。
苏辙《老子解》
道非思虑之所及,故不可知。然方其未知,则非知无以入也。及其既知而存知,则病矣。故知而不知者上,不知而知者病。既不可不知.又不可知,唯知知为病者久,而病自去矣。
道不是通过思考能够完全理解的,所以说它不可知。然而正是因为还没有知道,错误的见解就无从影响。等到知道了一些而自以为自己知道了,就出问题了。所以知道人的思维的局限,知道真正的道是不能通过思考、学习得到的,而不去获取那些不足以了解、甚至会引起误解的、片面的、肤浅的知识,这样的人是上等层次的;不知道真正的道是不能通过思考、学习得到的,而去获取那些片面的、肤浅的知识,是错误的。既不能什么都不知道,又不能把智识看得太重要,只有认识到自己有智识、懂得很多是个问题,如果能把问题看成是问题,问题自然会解决。
欢迎关注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