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神女娲,代表的是月神,在诗歌的意象里,月亮反映着古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祈求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
月亮的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启发人们对宇宙的思考,又衍生出许多象征意义。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如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在古诗中,月圆月缺,月明月阴,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又是异质同构的,因而在诗人笔下,月常常又与悲欢离合相联系。
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
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
到唐代,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
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凄恻孤寂;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
之后又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伤感失意。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古代诗人月下思亲的感人诗篇。
01【杜甫月下兄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公元759年,在安史之乱的烽火硝烟中,杜甫身居秦州,而其弟分散于战乱纷飞的山东、河南一带,音信难通。
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历尽国难家忧,适逢白露,他望月而思念失去联系的手足兄弟,心情凄然。
诗作起笔便揭示了边塞秋季的特殊景象:“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此句通过戍楼上传来的更鼓声以及孤雁的哀鸣,描绘出战争导致行人稀少、荒凉凄清的边疆画面,直接烘托出诗人沉重而悲凉的心境。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明月高悬,却让人想起遥远的家乡,那轮明亮的月亮似乎仍是记忆中的故乡模样。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一句,犹如重锤敲击心扉,诗人深切地表达了因战乱而与兄弟失散、家园破败,乃至生死未卜的痛楚与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井然,环环相扣,句句转承,情感层次递进,一气呵成,首尾呼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一名句,更是色彩斑斓,情景俱佳。
诗人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觉得露比往日更为惨白,月亮也比不上故乡的明亮 景随情变。情景交融.寄托萦怀家国之情。用孤雁和兄弟分散相映衬,更加重了“无家问死生”的凄凉。
从边塞秋夜的广阔背景,到个人家庭命运的聚焦,杜甫以亲身经历为引,将个体的离愁别绪与国家社会的动荡不安巧妙融合,使诗歌既有深深的个人哀思,又具有广泛的社会共鸣。
这种饱含深情且意境深远的抒怀之作,不仅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更是那个时代无数百姓离散困苦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作品突破了私情的局限,升华为对民族苦难的宏大悲歌。
02【杜甫月下思妻儿子女】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唐·杜甫《月夜》
在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叛乱的烽烟席卷中原,杜甫的命运随着战局变迁而波折起伏。
当洛阳失守、长安沦陷之际,他携家眷逃至廓州羌村避难,安顿好家眷之后,毅然只身投奔新朝廷,不料在半路被叛军俘回长安。
正值中秋佳节,杜甫身在沦陷之地,望月思亲.心情倍加愁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律。
诗的开篇便饱含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现实处境的对比:“廊州今晚的月亮一定很明亮,可是在闺中的妻子却只能自己赏月。
诗人借助皎洁的月光,抒发了战争时期夫妻分离、骨肉离散的无尽相思与期盼团圆的情感,反映了离乱时代百姓的痛苦。
”此处的“忆长安”不仅是一份对共同度过艰辛岁月的怀念,更是对现状分隔两地的无奈哀叹。
诗人想象妻子独自在廓州面对清冷的月光,雾气沾湿了她的秀发,月色照亮了她孤寂的身影,其间的辛酸苦楚难以言表。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以深沉的父爱关注着年幼子女的生活,他们尚不懂得思念带来的辛酸滋味,但作为父亲的他却深知其中悲凉,并对此心怀痛惜。
露水,月光,乌云似的头发,如玉的臂膀,满是泪痕的脸庞,诗人为我们描绘出的是一幅何等感人的画面!望月思亲,自古皆然。
然而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反过来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幼小的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反衬出妻子形单影只的孤独和凄苦,进而又想像聚首相倚、双双团圆。
这种通过描绘家人生活细节表达的思念之情,更显深切动人。和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月夜》与杜甫以往作品中的沉郁悲壮风格有所不同,但它以更为凄婉的方式展现了家庭破碎的悲剧,以及在战火纷飞中人们对亲情与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而细腻,将个人的家庭之痛与国家的战乱之殇紧密结合,从而成就了一首感人肺腑、富有时代共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