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孩子上课,正好学到了《芙蓉楼送辛渐》,于是和孩子聊了几句。 忽然发现这首诗,两句之间,存在了大量的空白,怎么就冒出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了呢? 都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诗歌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五《精华》。)所以,我就尝试着也来解了一解。全当个小学生一个符合逻辑的解答,便于学生的理解。所以胡说八道了一通,之后感觉还挺有意思,于是就记录了下来。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百度随便搜寻,发现翻译成这样: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的时候送别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那这其中有两个问题。
楚山是一座山吗? 楚山是楚地的山,楚地的山怎么就是孤零零的呢?山不是连绵起伏的吗?
从 送客 到 最后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不是跳跃感有点太强了。 莫名其妙的让友人回去突然来这么一句吗?这个是哪跟哪吗?
诗是浓缩的艺术吗?因为过于浓缩简练,就留下了很多的空白。 所以在解诗时候,需要用逻辑和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也因此造成诗歌的解法也变得多元。
因此,解诗一定要用逻辑链和作者当时的感受来揣摩和填补这些内容上的空白。 比如这首诗:
秋冬时节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先进行气氛的渲染。中国的诗歌有个特点,喜欢用标志意象的组合来构成特定的意境。比如这里面的雨和平明就是常见的标致意象,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平明 ,只是雨有所不同,以及最后构成的意境也很不相同。
之后的“楚山孤”,不是楚山是孤的,是作者的心情是“孤”的。是作者面对着连绵起伏不断成群的楚山,感觉到自己的心理是孤独的。这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情怀。当人们面对自然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情感是相同的。 比如“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比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种由孤独感而引发的感怀。 作者的内心波澜,想到了自己生平的遭遇。王昌龄这个人40岁才有机会做官,官职一直不高 八品上下,不是县丞就是龙标卫什么的。 想想人之常情,当友人回去以后,别人肯定会问起他近来的情况。友人肯定要说呀,混得不是太得知,官做的不大。 别人于是就会追问呀。 为什么官做的不大呀?是不够努力吗?是内力不够吗? 作者因此产生了些愤愤不平,可不是这样的哦?那为什么呢?你就跟他们说,我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因为我苏世独立,世界上浊水横流,而我不愿意与他们为伍。我的心冰清玉洁,在玉壶之中,不愿意为浊世所沾染,所以才造成了我如今的现状呀!
也就是那句: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