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杜牧少年时家境富裕,但父亲早逝后生活困顿,勤奋读书,关心军事,注解《孙子兵法》,写下《阿房宫赋》等作品。
828年,杜牧26岁中进士及第,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先后加入沈传师、牛僧孺、崔郸的幕府,历任淮南节度使掌*、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等职。
842年,杜牧被外调为黄州刺史。后又调任池州、睦州刺史。在外放期间,杜牧治理有方,兴学教民,写下不少诗篇。
848年,杜牧回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次年又自请外放为湖州刺史。851年再次回朝为考功郎中兼知制诰。852年升为中书舍人。同年去世,时年五十。
第一首《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描写了诗人和友人登高的情景,江水映照着秋天的景色,大雁刚刚开始南迁,诗人和友人带着美酒一起登上山峰,享受着秋日的风光。用“江涵秋影”、“雁初飞”、“翠微”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气象和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的高兴心情。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不满和对菊花的喜爱,诗人认为尘世中很难遇到让人开心的事情,所以要珍惜这个佳节,把满山的菊花都插在头上回去,以示欢乐。用“尘世”、“难逢”、“开口笑”等词语,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用了“菊花”、“须插”、“满头归”等词语,突出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佳节的珍惜。
但将酩(mǐng)酊(dī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庆祝方式和态度,诗人认为只要纵情痛饮就可以庆祝佳节,不必像一些文人那样登高望远,感慨时光流逝。用“酩酊”、“酬佳节”等词语,表现了诗人的豪放和快乐,也用了“不用”、“登临”、“恨落晖”等词语,反讽了一些文人的虚伪和悲观。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诗人认为古往今来人生都是如此短暂和无常,不必像春秋时期的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独自流泪。用“古往今来”、“只如此”等词语,概括了人生的本质和规律,也用了“牛山”、“何必”、“独霑衣”等词语,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洒脱和豁达。
这是一首重阳节的诗歌,通过描写自己和友人登高赏菊、痛饮欢乐的情景,表达了对尘世的不满、对佳节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反讽、对人生无常的洒脱等情感。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明朗,气势豪放洒脱,是一首富有个性和风格的重阳节诗歌。
第三首《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描写了金谷园的荒凉景象,繁华事散逐香尘,意思是金谷园里的繁华奢靡早已随着芳香的尘屑烟消云散了。香尘是指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这是一种极度奢侈的行为,也反映了石崇的富贵和权势。
流水无情草自春,意思是园中流水无情的流淌,如茵的春草年年自绿。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表现了自然界的恒常和人事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对石崇的死亡和金谷园的衰落的感慨。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描写了日落时分金谷园的凄凉景象,日暮东风怨啼鸟,意思是日暮时分啼鸟在东风里叹怨。东风是春天的风,本应是喜庆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了悲哀的气氛。
啼鸟是指鸟儿的啼叫声,也有哭泣之意。这是一种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金谷园主人和美人的哀悼之情。落花犹似坠楼人,意思是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坠楼人是指石崇爱妾绿珠,为石崇坠楼而死。
这首诗以金谷园为背景,借用石崇和绿珠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无常和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描绘了金谷园的荒凉和凄美,表达了诗人深沉而哀怨的情感。
第四首《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楼倚霜树外,意思是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显示出长安城的雄伟和富丽。镜天无一毫,意思是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形容秋天的晴朗和清澈。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表达了诗人对终南山的赞美和感慨。南山与秋色,意思是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气势两相高,意思是南山和秋色都有着不凡的气概,喻指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这首诗以长安城楼为视角,描写了终南山在秋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不满。诗歌既展现了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和辉煌,又反映了杜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在政治上的失意和沉郁。
第五首《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这句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认为自己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去得太晚,错过了花开的最佳时节。他不想因此而感到悲哀和埋怨,也不想责怪春天太短暂。
“自是”表示都怪自己,有一种自嘲的语气。“校”即“较”,比较,指比较晚。“惆怅”和“怨”都是悲伤的情绪。“芳时”指花开的时候,也就是春天。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这句是诗人的感慨,他看到狂风已经吹落了鲜艳的花朵,只剩下绿叶和果实。他用这一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变化和衰老。
“狂风”指代无情的岁月,人事的变迁。“深红色”借指鲜花,也暗含了年轻时的美貌和热情。“绿叶成阴”形容树木茂盛,但也隐含了生命力的衰退。“子满枝”是双关语。一方面说的是花落结子,表示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暗指当年的妙龄少女如今已结婚生子,失去了青春的光彩。
这首诗以寻春不及为题,借花叹人生。诗人用淡然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和青春的怀念,对岁月和变化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富有意境和哲理。
第六首《紫薇花》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描写了紫薇花在秋天的清晨,沾着露水,开出了一枝娇艳的花朵。紫薇花不像其他花卉那样,在春天争奇斗艳,而是在秋天独自绽放,显示了它的高雅和超脱。
“晓”字表明了时间是清晨,“秋露”字表明了季节是秋天。“一枝新”字表明了紫薇花的稀少和珍贵。“不占园中最上春”字表明了紫薇花的高洁和不屑。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桃花和李花是春天的代表,它们虽然美丽,但是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它们现在也不知道在哪里,可能已经凋谢了。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在艳阳春天里开放的花朵,表示了它的坚贞和勇敢。
“桃李无言”字表明了其他花卉的平庸和无趣。“又何在”字表明了其他花卉的短暂和无影。“向风偏笑”字表明了紫薇花的倔强和自信。“艳阳人”字表明了其他花卉的俗气和浮华。
紫薇花是一种在秋天开放的花卉,它有着高雅、超脱、坚贞、勇敢等品质,与春天的花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以紫薇花为喻,抒发了自己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既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又有深刻含蓄的寓意,是一首优秀的七言绝句。
总结杜牧的诗歌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他的诗歌有时豪放奔放,有时清新婉约,有时悲壮慷慨,有时幽深含蓄,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才华和情感。
杜牧具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教盛行等现象进行了批判和讽刺。他也对历史上的兴衰荣辱进行了感慨和警醒。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神。他的诗歌涉及了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山川草木、兵法战略等各方面的知识,显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他的诗歌也吸收了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优点,既有李白的豪放,也有王维的清淡,既有杜甫的刚正,也有白居易的平易。
杜牧在诗歌创作中最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他的绝句明丽隽永,含蓄精炼,情景交融,在短短的四句中写出一个完整而幽美的景象或一个深刻而隽永的思想。他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