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下句怎么写,勤能补拙用句子表达观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2 15:02:2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事例:

学校考试之后,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有的孩子自己会说:“我太笨了,学不好了。”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太笨了,别学了?” 更有甚者,有的妈妈会说:“遗传的吧,你爸念书的时候就这样。”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事业顺利;希望孩子聪明,学业有成;希望爱人聪明,家庭和睦;这些想法都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想。但有时可能事与愿违,我们有的人可能就是天赋不足,天生愚笨。

难道“笨”的人真的就没救了吗?难道“笨”就可以剥夺人追求美好的权利了吗?还有,难道“笨”是遗传的吗?等等疑虑,《曾国藩传》这本书会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告诉我们:笨,不可怕,勤奋可弥补。

《曾国藩传》的作者张宏杰,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荣誉。他对曾国藩的研究颇深,他说:“几年来,我阅读他越深,对他的敬意越重。”

书中,张宏杰对曾国藩有这样的评价,“是一个起点很低,而终点却很高的人”,“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曾国藩到底有什么样与众不同的“笨拙”,又是如何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呢?

智商不过中等

书中提到,曾国藩的智商不过中等。

坊间有个传说,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每天必背下一篇文章否则不睡觉。某天的黄昏,他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一小偷潜入他房中,爬到房梁上,准备等他睡着之后行窃。可到午夜,曾国藩仍没背会。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怒道: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我都会背了!小偷说完,便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随后扬长而去,曾国藩目瞪口呆。

曾国藩后来在日记中也写道:自己资质很差,身边的人有目共睹。

书中记载,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奢望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生活,老爷子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孙们靠读书去改变生活。

然而,曾氏一族天资并不出色,遗传也确实不高明,老爷子愿望的实现之路并不顺遂。曾国藩父亲曾麟书连考十七次秀才,最后一次中榜,时年已43岁。

曾国藩背负着两代人的希望,从14岁起参加县试。六次榜榜落第,第七次中秀才,时年23岁。他的四个弟弟没有一个读书成功。

然而,曾国藩同时代的左宗棠,14岁参加县考,名列第一; 李鸿章17岁中秀才;梁启超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这些事例足以说明曾国藩资质平平,天分不算高。这些描述,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后来一步步升到了大清朝廷的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也更是和一代历史名人的头衔大相径庭。

那么曾国藩是通过怎样的努力逆袭成就一番事业的呢?

那就是勤,他受益一生。

首先,曾国藩尚“拙”,也就是崇尚笨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意思是讲,世间看似笨拙的东西,能胜过世间聪明巧妙的东西。曾国藩最后科举之路的成功,靠的就是“拙”。

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一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曾国藩一一照做,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现在看来,也许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是,正是这种“笨劲”,培养了曾国藩具有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坚韧,踏实的品质。尤其是他从小由于“笨”而早早接受了挫折教育,使他有了很强的抗压能力。

不会像我们现在有的孩子,学习一会儿就喊累;一次考试没考好就悲催,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了;高考落榜就一蹶不振,甚至还自*。

书中描述,曾国藩第六次县考落榜,他的文章也上了黑榜,原因是“文理不通”。但他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放弃,而是开启了他一贯“笨拙”的思维模式:把同次考试的优秀文章借来,和自己的比对,进行认真深刻分析,学习优秀文章的优点,窥探自己的不足,然后对症下药,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

他第七次考试终于中了秀才,从这以后,他就像开窍了一般,随后几年的考试中了举人,进士,最后进入翰林院,成为中央官员,从此,他开启了曾氏家族的历史新篇章,走上了梦想的仕途之路。

我们都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曾国藩的“笨拙”的学习方式,告诉我们“欲达则慢”的意义所在,只要勤奋刻苦,可能开始用的时间会多点,甚至比想象的还要多,但后面的路就会越来越顺。

我们可以借鉴曾国藩上面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鼓励孩子把得高分的同学的试卷借来,认真比较,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和不足,找到自己日后的进步方向。当然,如果孩子愿意再重新做一遍试卷就更好了。一次考试这样,两次这样,如果次次这样,我们还怕孩子不进步吗?

曾国藩带兵打仗,最终取胜,靠的也是“笨拙”精神,那就是他倡导的有名战术“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虽是一介文官,由于他有远大的宏图之志,“学作圣人”,一心想着为大清朝廷建功立业,造福万民而鞠躬尽瘁。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他奉旨为朝廷组建湘军,带兵打仗。他打愚战,打笨战,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地谋划策略,最终成功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

其中,1858年,湘军和太平天国对峙时期,湘军围住安庆后,曾国藩下命令,在安庆城边周围,挖两道七十里长的长壕,沿壕再修起两道长墙。用一道道的壕沟把一座城市活活困住,这样时间久了,城内的人活命都难,更无需谈战斗力了。

显然,这是笨拙而费苦力的攻略,费用时间也得一年,两年,或更长时间。这正是体现了曾国藩的战略思想:结硬寨,打呆仗。不进攻,只守着;进可攻,退可守。

由此,我想,也许曾国藩的这种战略思想和*运用的一个著名战略方针,“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有异曲同工之处。

*曾这样评价曾国藩:“遇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是,对于近代人物,只佩服曾国藩。

要想以拙成事,就得以勤补拙。“天道酬勤”就是对曾老夫子的成功一个真实写照。他一生的成功,大致得益于“笨拙”。因“拙”而勤,因勤而勇,因勇而赢,这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神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其次,曾国藩一生的追求是成为“圣人”,他有独特的自我精进,不断自我完善之道。

曾国藩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十年期间七次升迁,怀揣梦想,行圣人之道,造福万民,然而,仕途之路起起伏伏,逆境重重,历经各种磨难。

但智商平庸的曾国藩,每一次身陷逆境时都善于反思。当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有诸多不好改的毛病,于是,他立志“学做圣人”。真可谓越挫越勇啊!

“学做圣人”是他的一个终生的奋斗目标,正是这高远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受任何利益诱惑的影响,如他所说,“心有大念,不为小利”。高远志向也促使他在任何困难、挫折中不退缩,不气馁。正如马云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曾国藩是通过什么途径成就“圣人”之志的呢?

读书

曾国藩因仕途受阻,居家两年。在极度痛苦和烦躁中,他拿起了老庄著作。几千年前的先人思想,给了他意想不到的人生启迪,让他豁然开朗,好像看到了新的天空,渐渐地静下心来。边读书边反思,他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致命弱点。

他还日日温习经书,大量阅读史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滋养着身心。就这样,一个中人,阅读使他大彻大悟,达到了心胸开阔也许这就是读书带给人的好处吧。

写日记

曾国藩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用工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当天的一切言行,发现有不符合圣人要求的,就要在日记中写下来,并写下深刻反省,次日严格修正。他每天都在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纠正自己,即使到了六十岁也是如此,一生都在打磨修炼自己。

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他在日记中给自己立日课。每天从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睡,都进行自我监督管理。

“日课”中他给自己规定了基本学习日程:每日早起,写大字一百,温习经书。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每日写诗作文。这样,他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通过写日记,曾国藩养成了注重细节,且严肃对待细节的习惯,在细节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圣人”的标准。现在有句流行语“细节决定成败”,二百年前的曾国藩做到了。

“师友夹持”法

“师友夹持”法就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这是曾国藩的修身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曾国藩说,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成。为了“ 夹持”他成长,他特意从城外搬住进城内,因为城内有许多益友。他把自己的日记送给朋友们阅读评点,交流修身的心得体会,以便更好的修心正身。

曾国藩一生都没有中断写日记,而且写的日记都会公之于亲朋好友,这一直是他的自我完善,修身的方式。所以,他终生都处于学习、进步之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二百多年前“笨拙”的先辈曾国藩都做到了,21世纪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

在成功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希望我们铭记“勤能补拙”的道理,想想老曾夫子的“拙”,能够继续前行。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如果天资聪颖慧根尚在,那恭喜你,愿你不要让懒惰锁住你的聪明和智慧;如果天资平平慧根不在,那也不要气馁,因为勤奋刻苦可助你一臂之力,加油!

勤能补拙下句怎么写,勤能补拙用句子表达观点(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