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亭》
把雕像和“随想亭”建在这里,也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长纤塘水从东而来的入口,长纤塘是通往塘汇镇的水路。
长纤塘入口处从巴老的高祖那一辈起,家族分成两支,一支仍居住在嘉兴;而另一支则离开嘉兴,迁往四川,巴老就出生在四川。太平天国战争时,李氏在甪里街的祖屋被战火烧毁后,族人又在塘汇镇重建了李家祠堂,从此塘汇的李家祠堂便成了李氏亲族联系的纽带。
有族人到东南沿海来,必定要转道来嘉兴,去塘汇李家祠堂拜祭祖先。
塘汇老街旧景(此照片来自网络)1923年巴金和三哥李尧林离开成都,到上海求学,中途第一次来到嘉兴,在嘉兴南门的四伯祖家住了两天,与四伯祖和族叔一起坐船去塘汇李家祠堂祭祖。
翌年初,巴金与三哥趁上海南洋中学放寒假之际,还再次去了李家祠堂。
塘汇镇老街一角(照片来自网络)当年他们是乘坐乌篷船,沿着长纤塘一直向东到达塘汇。
巴金对那次船上之行印象很深,1924年他在《嘉兴杂忆·塘汇李家祠堂》一文中写道:“我们四个人坐了一只小船,……船虽然小,然而湖面却宽,望着一碧无际的水波,令人眼界爽快。两岸有几处种有柳树及其他的树木,投影于波中,载沉载浮。最妙的是摇橹的声音,橹一摇,水便起了一种声音,这是很有节奏,不急不徐,不高不低,并且很幽雅的。这种声音至今还留在我耳边。”
··· 消失的“李家祠堂”···李家祠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毁损,没有了,祠堂的地基上变成了其他居民的住房。可是,从1999年起,不断有文史学者、巴金研究者探访、找寻李家祠堂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