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饱不先食翻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翻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02:37:39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士不饱不先食翻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翻译(1)

礼记·曲礼上第三节: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

【注】侍食:伺候奉陪年长的人吃饭。:给夹菜的意思。

【译】在陪着长者吃饭时,主人亲自夹菜劝吃,就要拜谢,然后进食;主人不亲自夹菜劝吃,就不必拜谢,自行进食。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chuò),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hǎi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jù)。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zuō )炙。

【注】共食:与"共饭"同意,一起进食的意思。泽手:两手互搓的意思。:与"辍"同音,喝的意思。咤食:嫌弃主人做的饭菜不好吃,小声嘀咕。扬饭:用筷子搅动饭食,让它快速变凉。:不咀嚼菜的意思,当吃汤中的菜时,不能连汤一起喝下。絮羹:指的是自己重新调制主人做好的汤,是一种不尊重主人的行为。歠醢:不用任何食物蘸就吃的肉酱的意思。:因为贫穷而没有礼物相送,此指备办的食物不够。

【译】大伙共同吃饭,不可只顾自己吃饱。若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顾到手的清洁。不要拿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饭器,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碗盘,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只吃一种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蒸黍的饭宜用手不要用箸。吃汤中的菜时,不可以连汤一起喝下,也不可当着主人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亦不要喝不用任何食物蘸就吃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掰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来嚼。

士不饱不先食翻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翻译(2)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注】齐:指酱类食物。相者:主人分配让给客人进食物,伺候客人吃饭的人。

【译】吃食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着腌渍物的碟子交给一旁伺候的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别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侍饭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jiào),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

【注】尊所:尊者所在的席位。诸侯宴请时,尊所设在东楹之西;大夫宴请时,尊所设在东房门和室门之间。:指的是喝完杯中的酒。少者:是指晚辈。贱者:是指地位低下的人,通常是指仆人一类的。怀:包起来的意思。

【译】陪伴长者喝酒,看见长者将要递酒过来时,就急忙起立,走到尊者所在的地方拜而后接受。长者说,不要如此客气,然后少者才回到自己席位上喝酒;若长者还没有举杯喝干,少者不可以先喝。长者有东西赐予后辈或仆人们,他们只管接受,无须客气。若是国君赐食水果,不要在他前面吐果核,应把核包藏起来。

士不饱不先食翻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翻译(3)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

【注】御:赐予食物的意思。:盛食物的器皿。:可以洗涤的器皿。:把食物从一个器皿倒到另一个器皿中。

【译】侍候国君吃食,国君赐予剩余的食物,要看那盛器是否可以洗涤。若是可以洗涤的,就原器取食;如果是不可以洗涤的,则须把食物倒在另外的器皿内。

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偶坐不辞。羹之有菜者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

【注】馂:吃剩的饭菜。:吃饭之前的祭祀礼节。:指吃饭用的餐具。:当给自己盛上双份食物时,出于礼节也不能推辞。偶坐:除自己之外还有其他的宾客,特别是有比自己年长的宾客。:用筷子夹。

【译】吃剩余的食物不用行"祭食"之礼。另外,如父亲吃儿子剩余的食物,丈夫吃妻子剩余的食物时,亦不用礼。陪同长者一同参加宴会,若主人厚待长者亦同样厚待少者时,少者不用说客气话。虽然和长者坐在一起,但坐中自有长宾,亦无须少者说客气话。汤里面如有菜,就得用筷子来夹;若没有,就用汤匙。

士不饱不先食翻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翻译(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