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7:51:05

在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中,最后一首诗是《金缕衣》,全诗内容如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1)

首先,这是一首乐府诗。唐代近体诗达到鼎盛,乐府诗已不是流行诗体,在《全唐诗》中,近体诗也占了多数。编者将乐府诗作为此选本的最后一首,应该有对唐代诗体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的用意。

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2)

其次,单从诗歌内容看,诗的前两句劝诫人们不应为眼前以"金缕衣"为代表的物质追求所迷惑,而应抓住短暂易逝的年少时光。诗歌如果就此行进,大概会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类,成为警策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图强建功立业的大众化格言。

接下来两句,话锋一转,成了及时行乐之语,花盛开的时候就要及时采摘,如若采摘不及时,等到春蚕花落,就只能折取花枝了。然而,真是只是采花这么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及时行乐的成分就复杂了起来,这里面,有对美好青春年华的珍视,更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爱情,是诗歌里永恒的成份。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到"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从朦胧梦幻到亲密无间,皆是字字真情。

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3)

但《唐诗三百首》作为蒙学读物,不适于太直白的有关爱情的表达,如此借"花"言"情",正合事宜。读者能明白其中真意最好不过,但若不能理解,就只当作是对青春年少的珍视,对灿烂春光的挽留,也未为不可。再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诗至此,读者的年龄也会有一定增长,对诗歌的理解程度也更会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文学修养也有所提高,学术上的追求应不能局限于此,应达到可以阅读如《唐诗别裁集》《唐诗品汇》,甚至《全唐诗》等内容更丰富充实的唐诗选本的程度,因此,从对爱情的初涉,升华至文学修养的提高,正有其合理性,以此篇作为选本的终结,大有"成人礼"的意味。

再看此诗的作者。《唐诗三百首》等许多唐诗选本皆署名杜秋娘,而《全唐诗》则说是无名氏。杜秋娘,《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杜牧经过金陵时作了一首《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诗中附了一段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长唱此辞。"并没有说这首七绝是谁所作,因此,《全唐诗》所说的无名氏更准确。但既然《唐诗三百首》说是杜秋娘所作,并将其作为最后一首,应有其深意在。

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4)

杜秋娘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堪称传奇。15岁时,处于颜值巅峰的她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娘又因容貌出众被纳入宫中,后来受到唐宪宗宠幸,并封为秋妃。此时的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她的美丽与柔情,化解了宪宗的气盛与浮躁,他们常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似有伉俪情深之貌。杜秋娘光芒至极,却难料世事,元和十五年,宪宗猝死宫中,原因不明,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成了皇子李凑的傅母。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宦官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古诗三百首的下句是什么,古诗三百首解释和赏析(5)

纵观杜秋娘的一生,从侍妾、妃子、傅母,最后削籍为民,穷困潦倒,终此残生。年少时歌唱过的《金缕衣》正奇迹般地与她的一生吻合。她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尽情施展自己的美貌与才华,尽管在历史的浪潮中无力回天,但终究未曾辜负"花开之时"。《唐诗三百首》以此篇终结,也正似乎以杜秋娘的一生为参照,暗含着蘅塘退士对人生的看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