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气温转暖,还没有入夏,各个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进行多种形式防溺水教育,防溺水主题班会、防溺水宣传海报、防溺水手抄报、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签字)、防溺水包保群、家长接着孩子上学时小喇叭反复播放着防涨水“六不准”和“四知道”……
即使如此,仍然会出现学生溺水的新闻,令人惋惜。
那么,溺水现象的背后,学校教育显得很无力。
是学校教育没到位吗?显然不是,对于防溺水工作,作为学校和教师,主要是教育、教育、再教育。
学校和教师费了那么多的纸张,费了那么多的口水,一遍一遍地提醒家长和学生“防溺水”,结果仍然出现溺水现象。
而学生溺水的场所,一般不是在学校,而是在校外的河塘沟坝;学生溺水的时间节点,一般不是在上课时间,而是在节假日、放学后的中午或下午等。
对于这点,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然而一旦出现溺水新闻,各地教育部门先急了,下通知发号令,强调所属各学校严防死守,加强教育、教育、再教育,避免本地发生溺水现象。
怎么严?怎么守?除了教育、教育、再教育,学校还能创出什么新花样?
此时,学生的家长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