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月思乡的图片,李白望月图纯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22:20:01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对故土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几乎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共有的情怀。在中国的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上,留下了许多倾诉思乡之情的名篇。其中,李白的《静夜思》可以说是最被广为传诵的一首。

李白望月思乡的图片,李白望月图纯背景(1)

《静夜思》,李白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年26岁

短短二十个字,没有任何华丽的文字,也没有任何雕琢的语法技巧,却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人对故乡最真挚动人的思念。

李白无疑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李白的出生地多有争议,但在可考的史料中,他至少五岁在蜀,二十余岁出川,童年至青年的二十余年都在蜀中度过是没有异议的。从他的多篇诗作中,都流露出对故乡蜀中的思恋怀念。尤其是他的晚年,这种思念甚至一度到了摧肝断肠的程度。

但奇特的是,对故乡怀着如此深刻情感的李白,从二十多岁出蜀直至六十一岁病逝于当涂,都没有任何史料证明他再回过故乡。这是为什么呢?

交通不便、于亲有愧,抑或难抹面子?

古代交通极为不便,蜀道又难于上青天,于是有人认为,也许是旅途过于艰辛而让李白放弃了回乡之念。

但细究李白的生平,他自出川便立志“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一路东至齐鲁,北游河南、山西,南至江苏、浙江、安徽,甚至在甘肃也似有留诗遗迹,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湖泊,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在快马加鞭也不过日程两百里的古代,这几乎就像是一个奇迹,没有十足坚毅的精神委实难以达成。如此不倦于旅途的李白,说他会畏于山高路远而弃乡不归很难让人信服。

李白望月思乡的图片,李白望月图纯背景(2)

李白望月思乡的图片,李白望月图纯背景(3)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兆鹏主持制作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中李白的足迹

还有人传说李白与妹妹李月圆兄妹情深,出川时他带走了妹妹恩爱情笃的未婚夫冯指南同行。但不幸冯指南于中途夭亡,李白因觉愧对妹妹而终生不复归来相见。

吴指南是李白在川中的好友,与李白同游时死于洞庭。此事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有专门记叙。此外在史料中似乎并无吴指南是李白妹妹未婚夫的记载。在吴指南死后,为了保护他的尸身,李白持剑与虎相峙不曾退却,暂且掩埋,几年后见其遗骸尚好,将其挖削清洗,亲自背负迁葬于鄂城之东。背着一具遗骨长途跋涉,实在是很骇人听闻的一件事,但足以见证李白的存交重义。以李白之为人,更难以让人相信他有传说中如此逃避之举。

另一种说法,所谓衣锦还乡,李白一直以才高自负,虽然曾短暂地被玄宗召用,但终是一身落魄一事无成,因面子问题无颜再回家乡。这是中国文人常有的心态,有司马相如客死异乡的先例佐证。而司马相如又恰恰是李白非常崇拜的一个人,因此这种推测较多为人们接受。

在李白五十多岁时,爆发了安史之乱,大唐正式从盛世颓向衰落。当时的四川是大唐的后方,尚且富足稳定,很多的李唐宗亲和贵族都逃进四川避难。李白的好友杜甫就流落到成都和蜀州。但困顿到极点的李白却始终没有跟随大唐的流亡大军回到故乡蜀中躲避战乱。这一点确实让人颇为疑惑。

与天下大乱比起来,生死存亡之下是否还有颜面问题的计较也许仍取决于个人的个性。李白在折往江南后,曾遇到故乡来人,询问过故乡近况,写下一首非常伤感的诗《门有车马客行》: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这首诗里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怅,更让人感到李白难以面对老乡口中亲朋故旧的凋亡。

除开无史料可证的野史传说不谈,路途的艰辛遥远,事无所成而无颜归去,可能是李白未再回乡的一部分原因,但都不足以构成绝对的阻碍。

正如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要往他的精神深处去探析考察。我想,李白之所以再未还乡,可能只是因为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去追寻,这种追寻压过了他思乡的情切,才导致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个谜题。

那么,他那件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李白望月思乡的图片,李白望月图纯背景(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